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乳牙長不好 當心寶寶“大小臉”!

“牙疼不是病, 疼起來真要命”。 孩子牙疼的主要原因, 是蛀牙引起的。 孩子產生蛀牙, 常常與家長對孩子的牙齒缺乏正確的保健觀念有關。

寶寶牙齒長泡奶水中易長蟲牙

嬰幼兒期間就長蟲牙的孩子不少, 要降低低齡孩子的患齲率, 必須從家長入手。 在母乳餵養或奶瓶餵養的方式上, 不少家長完全忽略了不當的餵養可能對孩子口腔衛生不利, 讓蟲牙早早纏上小寶寶。

小寶寶不可能不喝奶, 讓他們完全斷絕甜食也不可能, 為此給小寶寶做餵養後的口腔清潔很重要。 “但實際上, 能堅持做到給嬰幼兒每天口腔清潔的家長不多,

Advertisiment
小寶寶不肯配合, 很多家長就放棄了。 ”曾素娟說, 就算知道不堅持刷牙小孩容易長爛牙, 但也有很多家長覺得乳牙爛掉也無所謂, 反正乳牙都要被替換。


乳牙壞掉, 寶寶笑得不開心

乳牙壞掉可能長成“大小臉”

乳牙齲壞真的無所謂嗎?乳牙齲壞, 初期可能無症狀, 漸漸可出現吃東西感到不適甚至疼痛, 不敢用患側牙咀嚼。 兒童如果長期只用一側咀嚼, 會造成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關節不適、牙結石堆積引起牙齦炎等。

齲齒進一步發展到牙根周形成根尖周膿腫, 可能會波及到乳牙下方的恒牙胚, 造成恒牙發育障礙;同時乳牙根尖周膿腫也是一個慢性病灶, 其中的細菌可隨血液流到全身各處,

Advertisiment
在身體抵抗力低下時, 有可能引起心臟、腎、關節等重要器官發病。

如果齲齒發生前牙, 造成前牙的殘冠、殘根或缺失, 可能造成口腔黏膜潰瘍, 還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和容貌, 甚至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卑心理, 影響身心發育。

寶寶護牙建議

長出第一顆牙齒就應該刷牙

兒童進食後要漱口, 入睡前要注意不要吃酸性食品、甜食和其他食物。 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磷等物質的食物, 例如乳製品、魚類、豆類和動物肝臟以及蜂蜜、水果等。 這些食品對牙齒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能夠有效防止蛀牙的出現。

建議小孩在長出第一顆牙後到2歲半前, 家長就要幫助其刷牙。 2歲半以後建議小孩自己刷牙, 刷完後家長檢查, 如果沒有刷乾淨,

Advertisiment
家長再刷一次。 三歲後建議使用含氟牙膏。


一口好牙, 要從寶寶小時候開始

刷牙先從牙齒內壁刷起, 後再刷牙齒外側。 牙刷要與牙齒以及牙齦成45角, 讓牙刷振動式運動, 從牙根開始刷到全牙;選擇保健牙刷, 值得推薦的是帶有柔軟圓頭刷毛的牙刷;在牙膏的選擇上儘量選擇含氟牙膏, 有效利用氟化物預防蛀牙的出現;刷牙不要用力太大, 把牙刷放在家用天平上, 用力按, 天平顯示150克時就是刷牙時的最大用力;別忘了睡覺前刷牙, 至少在早晨和睡覺前徹底刷牙, 刷2~3分鐘, 睡前刷牙非常重要, 因為晚上產生唾液較少, 口腔裡細菌更易粘在牙齒上;舌頭也要一起清理, 每天可用舌頭清理器或者牙刷清理一次舌面, 因為舌面聚集著細菌和食物殘渣,

Advertisiment
會導致口臭。

寶寶護牙常識:

1.刷牙時間不能少於2分鐘。 刷牙時間至少要2分鐘, 每天至少兩次, 每三個月換一次牙刷。

2. 口腔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 人們常常會忽略口腔腫塊或起泡, 這有可能會導致口腔癌等嚴重問題。 因此, 無論那些跡象有多麼微小, 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就醫。

3. 看病前, 擦掉口紅或唇膏。 不然會蹭到醫生的手套上, 甚至弄髒牙齒、牙床, 影響醫生辨色診斷。

4.運動也會引起牙齒問題。 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脫水, 削弱唾液預防口腔疾病的功能。 這樣, 蛀牙、細菌堆積的風險會增大。 而且許多運動飲料含有意想不到的糖類和酸類物質可能會破壞你的牙釉質。

5. 口腔預示全身健康。 口腔影響著身體的其他各個部位。

Advertisiment
如果牙齦有問題, 那麼心臟病患病率比普通人高4倍。 如果第一顆臼齒相對較矮, 而且時有疼痛, 就表示消化有問題。

6. 看牙前停用止疼藥。 有些人經常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 但它會讓你在拔牙時大量出血。

7. 牙齦出血很嚴重。 牙齦出血是炎症表現, 很可能你已經出現了感染。

8. 牙膏中含有的磨料並不都是有害的。 很多人認為牙膏中的磨料會損害牙齒。 其實, 恰恰相反, 牙膏中含有的無水矽酸、木瓜蛋白酶等軟質磨料, 可以拋光並美白牙齒。

9. 吃糖不一定會蛀牙。 吃甜食只要及時清潔就沒有太大問題。 而且, 均衡飲食才是健康笑容的關鍵。 比如, 常常不吃飯, 會導致口腔酸性過大, 造成蛀牙與牙齦問題。

10.舌頭也有健康密碼。 舌尖鮮紅,表明可能有甲狀腺或心臟問題;舌頭呈黃綠色,則是肝臟或膽囊問題;略帶灰棕色,通常會有消化疾病。

舌尖鮮紅,表明可能有甲狀腺或心臟問題;舌頭呈黃綠色,則是肝臟或膽囊問題;略帶灰棕色,通常會有消化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