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乳癌年輕化城鄉有差距

根據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 目前乳癌發生率已是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1名, 死亡率是第4名;而且國內婦女罹患乳癌年齡, 要比歐美國家年輕10歲之外, 國內婦女乳癌被發現時的臨床期別也較美國延後, 臺灣0-1期占35%, 美國占60%, 2-3期乳癌, 臺灣占50%, 美國是33%。

乳癌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等, 而且乳癌防治首重早期發現, 越早期別接受治療, 則治療效果越好;根據衛生署統計, 0期乳癌接受治療後5年存活率可達97%, 1期為95%, 2期就為89%, 3期則就只有70%。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 乳癌治療已朝向個人化量身訂做,

Advertisiment
會根據罹癌期別、惡性度、腫瘤大小、淋巴轉移、荷爾蒙接受體以及是否有Her2過度表現, 來進行治療;只要能及早發現, 積極治療, 0期乳癌治療率幾可達百分之百。

不過, 張金堅董事長指出, 政府雖然有在推動乳癌篩檢政策, 但是城鄉仍有差異, 鄉下地方婦女民風仍多保守, 再加上鄉下的醫療資源也不如城市, 以致鄉下婦女會定期篩檢的情況不如城市;臨床上並發現, 苗栗與台中偏鄉婦女被發現罹患乳癌的期別, 要比臺北市來得延後。

張金堅董事長強調, 目前政府有移動式乳癌篩檢車, 偏鄉婦女應勇於面對, 要主動且及早去做乳☆禁☆房篩檢, 才能透過早期發現, 及早治療, 進而能提升生活品質。

十月是乳癌防治月,

Advertisiment
乳癌防治基金會特別呼籲婦女朋友要定期做乳癌篩檢, 有危險因數婦女, 35歲起應接受醫師檢查, 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或乳☆禁☆房X光攝影;一般婦女40歲應做第一次乳☆禁☆房X光攝影, 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 50歲後篩檢則以乳☆禁☆房X光攝影為主。 此外, 並應透過多運動、避免太晚生育、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心情放輕鬆等良好生活習慣來預防乳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