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亂喝牛奶“喝”走多少寶寶健康

大家都知道牛奶是高蛋白, 高營養的滋補飲料, 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很好的作用, 可是如果飲用不當, 寶寶的健康就會無聲無息地被“喝”走了。

誤區一:牛奶越濃營養越好

所謂過濃牛奶, 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 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 也有的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 便在其中加奶粉。 事實上寶寶腸胃功能不完善, 如果常吃過濃牛奶, 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 甚至拒食, 久而久之, 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誤區二:牛奶必須煮沸才能徹底消毒

牛奶如果煮沸, 溫度達到100℃, 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

Advertisiment
而焦糖可誘發癌症。 其次, 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 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如果寶寶長期喝營養被破壞的牛奶, 不但不能給身體帶來能量, 反而會吸收到有害物質。

誤區三:優酪乳易消化對寶寶吸收好

優酪乳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健康飲料, 有的家長常用優酪乳餵食嬰兒。 然而, 優酪乳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 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 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 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 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 如果餵食他們優酪乳, 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誤區四: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有人認為, 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

Advertisiment
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 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 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 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 會破壞維生素A。 孩子特別是嬰幼兒, 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 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 體弱多病。 所以, 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 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誤區五:以煉代奶替牛奶

煉奶是一種牛乳製品, 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 2/5, 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 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 便以煉代替牛奶。 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 煉太甜, 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 但當甜味符合要求時, 往往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了一半。 如果在煉中加入水, 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新鮮牛奶, 那麼糖的含量又會偏高。

Advertisiment
加水稀釋煉奶蛋白濃度低遠遠達不到寶寶所需營養, 長期使用會讓寶寶營養不良。

不能和牛奶一起吃的食物

常喝牛奶對健康好處多多, 但食物總有互相抵觸發生反應的時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留點神, 記住哪些食物不可一起食用, 以免危害你的身體健康, 下面介紹一下牛奶和哪些食物不可同時服用?

橘子:在喝牛奶前後1小時左右, 不宜吃橘子。 因為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與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後, 就會發生凝固, 從而影響人體對牛奶的消化與吸收, 在服用牛奶這個時間段裡同樣不宜食用其他酸性水果。

果汁:牛奶中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 牛奶的酸鹼度在4。 6以下時, 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沉澱, 難以消化吸收,

Advertisiment
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 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

糖:牛奶中含有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 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 有害於人體。 鮮牛奶在煮沸時不要加糖, 煮好牛奶後等牛奶稍涼以後再加糖。

巧克力:牛奶含有豐富蛋白質和鈣, 而巧克力含有草酸, 兩者同食會結合成不溶性草酸鈣, 極大影響鈣的吸收。 甚至出現頭髮乾枯、腹瀉、生長緩慢等現象。

藥:有人喜歡用牛奶代替白開水服藥, 其實, 牛奶會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 由於牛奶容易在藥物的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 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 形成非水溶性物質, 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 因此,

Advertisiment
在服藥前後1小時也不要喝奶。

科學喝牛奶才能更健康

夏天最需要喝牛奶

牛奶可以在任何季節飲用。 在夏天, 氣溫高, 造成人體大量排汗, 導致體內的鈣、鎂、鐵、鋅等礦物質流失, 而牛奶是鈣補充的良好來源, 可以很好地緩解人體鈣缺失的狀況, 同時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 人體體能消耗也增大, 牛奶所含有的蛋白質和脂肪可起到一定的蛋白質和能量補充的作用。

餐後喝奶更容易吸收

牛奶是人們的一種基礎性食品, 一日三餐均可以飲用, 也可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在三餐之外的時間喝, 但要注意先吃點穀類食物後再喝, 這樣有利於營養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 早餐時, 一杯牛奶加雞蛋或加麵包比較好。 除此之外, 課間學生飲奶, 可以彌補早餐不足,使課堂學習精力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晚上睡前一小時可以喝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

每日不要超過1000毫升

牛奶作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喝少了難以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喝多了難以全部消化吸收利用,應該根據年齡、體能消耗和經濟條件,確定每天的喝奶量。一般來說,成年人一天應喝400~500毫升,即兩瓶(兩袋)牛奶,至少要喝250毫升左右,即一瓶(一袋)牛奶,最好不超過1000毫升,否則其營養成分難以全部吸收利用。

過量飲用牛奶,特別是高脂牛奶易導致脂肪攝入過多,尤其對體力勞動較輕,體重過重的人要注意飲用量。

100毫升牛奶最多加8克糖

有人喜歡牛奶加糖,這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能量,但必須限量,且最好是蔗糖,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過多,對身體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對於嬰幼兒,過多的糖進入體內,會將水分瀦留在身體中,使肌肉和皮下組織變得鬆軟無力。這樣的嬰兒看起來很胖,但身體的抵抗力很差。過多的糖進入體內將轉變成脂肪儲存在皮下脂肪,還會成為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如動脈硬化等。

牛奶加熱不能超過40℃

對於經過殺菌後的鮮牛奶,飲用時無需再加熱或煮沸,可以直接飲用,以免造成營養成分損失。如果需要加熱,溫度應不超過40℃,高溫久煮,牛奶中的乳糖開始焦化呈褐色,並逐漸分解產生乳酸及少量甲醛,能使牛奶味道變酸。煮奶時最好不要加糖,若必須加糖,等牛奶煮好放涼不燙手時再把糖加入奶中。另外加熱奶的器具不要用銅器,因為銅能加速對維生素的破壞,尤其是在加熱過程中,銅對牛奶中的一些物質發生的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會加快營養素的損失。

可以彌補早餐不足,使課堂學習精力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晚上睡前一小時可以喝一杯牛奶有助於睡眠。

每日不要超過1000毫升

牛奶作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喝少了難以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喝多了難以全部消化吸收利用,應該根據年齡、體能消耗和經濟條件,確定每天的喝奶量。一般來說,成年人一天應喝400~500毫升,即兩瓶(兩袋)牛奶,至少要喝250毫升左右,即一瓶(一袋)牛奶,最好不超過1000毫升,否則其營養成分難以全部吸收利用。

過量飲用牛奶,特別是高脂牛奶易導致脂肪攝入過多,尤其對體力勞動較輕,體重過重的人要注意飲用量。

100毫升牛奶最多加8克糖

有人喜歡牛奶加糖,這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能量,但必須限量,且最好是蔗糖,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過多,對身體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對於嬰幼兒,過多的糖進入體內,會將水分瀦留在身體中,使肌肉和皮下組織變得鬆軟無力。這樣的嬰兒看起來很胖,但身體的抵抗力很差。過多的糖進入體內將轉變成脂肪儲存在皮下脂肪,還會成為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如動脈硬化等。

牛奶加熱不能超過40℃

對於經過殺菌後的鮮牛奶,飲用時無需再加熱或煮沸,可以直接飲用,以免造成營養成分損失。如果需要加熱,溫度應不超過40℃,高溫久煮,牛奶中的乳糖開始焦化呈褐色,並逐漸分解產生乳酸及少量甲醛,能使牛奶味道變酸。煮奶時最好不要加糖,若必須加糖,等牛奶煮好放涼不燙手時再把糖加入奶中。另外加熱奶的器具不要用銅器,因為銅能加速對維生素的破壞,尤其是在加熱過程中,銅對牛奶中的一些物質發生的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會加快營養素的損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