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個妙招發展孩子的道德觀

學齡前階段正是孩子進入道德觀世界的時期。 兒童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是有發展過程的, 正如他們要逐步發展閱讀和數學能力一樣。

父母應當關注孩子的道德觀發展過程, 並及時給孩子設計實踐練習的機會, 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觀。

1、處理問題方式有講究

如果孩子的行為涉及道德問題, 父母應當確保和孩子進行充分的談話, 並讓其明白為什麼說他的行為是錯的。 在這裡, 講道理比懲罰更重要, 與其命令孩子道歉, 不如讓孩子自己誠心誠意地說出“對不起”。

2、就一些道德選擇進行討論

Advertisiment

挑選一些含有道德選擇的故事, 跟孩子一起讀或講給他們聽, 中間討論一下故事角色的不同立場和觀點。 留意故事中人犯錯的故事, 教孩子瞭解人不會永遠是“好人”, 也不會總是“壞人”。

3、在指定家庭規則時邀請孩子參加決策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思考如何是對全家人有利的安排, 但是決定懲罰方式時不要讓孩子參與。 孩子的想像力超卓, 通常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設想, 於事無補。

4、稱讚孩子良好的行為

見到孩子有幫助或有利於群體中的其他個體的行為, 要及時稱讚, 作出合理的評論。 假如孩子把集體利益置於自身需要之上, 應當稱讚和鼓勵他。 對孩子友好、公正和幫助他人的行為都要予以肯定。

5、利用現實中道德選擇的機會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選擇機會、或學校、幼稚園中的真實情景討論道德問題。 不要以為寓言和格言能教育孩子道德問題, 寓言和格言都太抽象了, 孩子難以充分理解其現實的含義。

3、4歲的孩子正處於道德觀初步形成的階段, 這個時候是父母使用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打下堅實基礎、樹立正確道德觀的大好時機。 最重要的是,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有一些行為是錯誤的, 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通過換位元思考的方法對錯誤行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