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大因素 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

五大因素 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圖片來源:資料圖)

孩子的生長是一種綜合表現, 除了基因的先天限制外, 以下幾項因素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

因素一:營養攝取

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絕對是讓孩子長高的致勝關鍵。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建議, 想讓孩子長得高又壯, 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礦物質鎂及鋅。

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 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發育遲緩, 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 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來源,

Advertisiment
植物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榖類及核果類中獲得。

鈣質則是製造骨骼的原料, 可以促進生長並增加骨頭密度。 所以每天喝兩杯牛奶, 是讓孩子累積骨本的好方法。

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健的營養素, 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鮭魚、鮪魚等魚類中獲得外, 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 人體便可以自行製造維生素D。

礦物質鋅特別是嬰兒發育時不能缺少的營養素。 荷蘭的研究發現, 嬰兒發育期間如果鋅的攝取不足, 會導致發育不良的結果。 另外根據國外多項研究也顯示, 孩童攝取足夠的鋅, 可以減少腹瀉的發生。 富含鋅的食物有肉類、肝臟、海鮮(特別是牡蠣)、蛋及小麥胚芽等。

五大因素 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圖片來源:資料圖)

Advertisiment

因素二:運動

不少人認為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的運動有助於長高, 以醫學觀點來看的確如此。

根據研究發現, 生長板受到過度的壓迫會造成生長遲緩, 但是適度且間斷性的壓縮或伸展生長板, 卻可以刺激它生長。

所以想要長高的兒童及青少年, 不能不做運動, 尤其是一些彈跳性的運動。 但是過度的重量訓練如體操、舉重反而會妨礙生長, 醫師建議在成長階段最好能避免。

因素三:荷爾蒙分泌

人體中諸多荷爾蒙的分泌主導或影響我們的生長發育, 例如生長激素、性荷爾蒙、甲狀腺素、副甲狀腺素、胰島素等。

五大因素 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圖片來源:資料圖)

因素四:睡眠

前面提到, 人的成長主要受到生長激素的作用,

Advertisiment
而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得特別旺盛, 所以想要長高, 千萬不要熬夜而犧牲睡眠時間, 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上床休息。

因素五:疾病

先天性心臟、腎臟、肺及肝等疾病、骨骼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染色體異常如透納氏症候群等均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除了少數人因為家族遺傳因素而長得比較矮小, 如果是營養不良而長不高, 可以靠補充營養來迎頭趕上, 但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生長異常, 就要即早就醫診療, 不少父母對如何判斷孩子生長是否正常感到困擾, 有時候甚至過度擔心, 拚命逼孩子吃東西, 或是四處打探「增高」的秘方。

五大因素 影響孩子日後的身高(圖片來源:資料圖)

因素六:心理因素

過大的壓力會造成人體的內分泌功能失調,

Advertisiment
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生長因此受到限制。 另外, 壓力太大也會讓腸胃道功能失常, 孩子不但胃口不好、吸收能力也變差, 長期下來導致營養不良, 想長高就很困難。

如何知道孩子身高是否正常呢?醫師建議父母可以由兩方面來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

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正常情況下, 孩子在青春期前每年至少會長高5~6公分以上, 如果孩子一年下來長不到4公分, 父母就應該帶孩子上小兒科, 請醫師評估並進一步瞭解生長遲緩的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