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大育兒觀念錯誤 你中槍了嗎?

任何一位元父母都會在育兒過程當中, 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與不足。 父母們不妨面對這些有待改進的部分, 而不是一味得逃避、掩飾。 很多父母容易判斷和標榜自己是“好家長”或“壞父母”, 這取決於在給定的情況下, 如何説明孩子正確、有效得處理。 親子教育的過程, 有時父母們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育兒錯誤, 儘管這不影響對孩子管教的初衷, 但也會妨礙到正確有效的管理。 同時, 父母自身要足夠優秀, 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尋求解決辦法, 進而提高孩子的行為意識。

談判

這是一種無效的教養方式。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允許孩子參與討論事件的結果、行為的界線、規則的制定, 其後果也許將有利於孩子自身。 正如育兒專家解釋的那樣:孩子會成為推動邊界的專家, 因為他們知道凡事都可以變化、都有商量的餘地。 如果父母執行這種無效的育兒策略, 可能會出現孩子對規則的公平性進行辯護的情況。

解決方案:對於選擇談判的父母, 需要對孩子的規則、後果有明確的認知和預期。 不要讓孩子改變既定的規章制度, 或者因為他們的表現、觀點而轉變對行為後果的態度。 所以, 父母的明確與堅定顯得尤為重要, 這是幫助孩子對自己言行負責的必經之路。

尖叫

父母有時會在極度挫敗感或疲倦時, 以尖叫、責備作為對孩子的最後通諜。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父母發脾氣不太可能促進孩子行為的積極變化。 如果父母表現得聲嘶力竭、罵人、威脅, 只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不受控制。 同樣也意味著身為父母的權威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

解決方案:家長首先需要有效管理自己的煩惱和消極情緒。 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的榜樣, 同時權威的建立也基於對自我的尊重。

過度呵護

這類家長從來不願看到孩子失意或窘迫, 他們希望孩子前方的道路一帆風順, 孩子可以實現他想實現的一切, 而不是經歷任何的負面環境。 然而, 當父母趕著為孩子掃除所有障礙時, 可曾想過:給他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了嗎?只有經歷挫折, 孩子才知道如何戰勝挫折。

解決方案:不要擔心孩子出現不快樂的心情,

Advertisiment
而是問問自己:“我為孩子做了什麼, 讓他能夠更好得獨自逆轉劣勢?”

完美主義

有著完美傾向的父母往往總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好, 卻忽視了孩子的付出與努力, 主觀堅持認為孩子還可以做得更棒。

解決方案:完美主義父母需要適當拉開自己與孩子的距離, 至少對於自我期望與孩子的實際能力之間, 不能脫鉤。 施壓、責駡、苛求只會將孩子推得更遠, 更束縛他們的手腳。

無止境的應允

對孩子物質要求的縱容, 只會創造虛假的優越感。 不但會為孩子長大成人後製造問題, 同樣也會影響他們制定並實現自我價值。

解決方案:這類父母需要學習說“不”-當孩子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時, 允許孩子釋放各種不滿。

Advertisiment
這類父母需要改一改這個毛病, 跟孩子說不, 同時嚴於律己, 不要再把各種玩具作為孩子的獎勵, 否則孩子會變得更加地驕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