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招幫助寶寶“清”嗓子

冬天氣候乾燥, 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見的症狀。 寶寶一旦發出咳嗽聲, 爸媽就立馬緊張起來, 擔心孩子又生病了。 其實寶寶咳嗽不一定要馬上吃藥止咳, 要找出咳嗽的原因, 這樣對症治療效果才會更理想。

咳嗽是生理防禦

幼兒咳嗽屬於生理防禦反射

為了讓幼兒止咳, 許多家長認為“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藥”, 其實這是誤解。

從醫學角度出發, 咳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防禦反射, 是人體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惟一辦法。 咳嗽排痰, 可以把呼吸道內過多的分泌物以及吸進的異物和致病菌排出體內,

Advertisiment
對呼吸系統能起到保護作用。

兒童由於免疫力弱, 感冒受涼就可能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如氣管炎、支氣管炎。 此時, 孩子喉嚨裡有許多痰液, 但由於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 不會像成人一樣吐痰, 大多直接咽下去通過大便或者嘔吐排出。 如果父母一見幼兒咳嗽, 便喂止咳藥, 咳嗽雖然暫時停止, 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 一旦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在呼吸道內, 會導致細菌感染, 繼而發展為肺炎。 有些則出現胸悶、呼吸困難, 甚至引起肺不張、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咳出痰後再服用止咳藥。

五妙招幫孩子排痰

保持室內濕度:定時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濕度, 有利於呼吸道黏膜保持濕潤狀態和黏膜表面纖毛的擺動,

Advertisiment
有助於痰的排出。

飲水法:咳嗽的患兒, 常有不同程度脫水, 會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 使之不易咳出, 這時給孩子飲用足夠量的水, 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釋, 容易被咳出。 同時, 喝水還能改善血液迴圈, 使機體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或毒素迅速從尿中排出, 從而減輕其對呼吸道的刺激。

幫助孩子排痰方法

服白木耳化痰:幹的白木耳先用水泡一兩個小時, 換水, 煮沸三分鐘, 再用小火燉半小時以上, 煮到很軟或呈黏稠狀即可, 每天3~4次, 每次一小碗(約100毫升)。

蒸汽法:將沸水倒入容器中, 抱起孩子, 使其口鼻對著水蒸氣呼吸, 可使痰液變稀, 利於咳出, 還可減輕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

Advertisiment
減少咳嗽。 但千萬要小心燙傷。

拍背法:在咳嗽間隙, 讓患兒側臥或抱起側臥, 家長輕拍患兒背部。 拍背法能促進患兒肺部和支氣管內的痰液鬆動, 向大氣管引流並排出, 而且可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迴圈, 有利於支氣管炎症的吸收, 使疾病能早期痊癒。

聽音辨別咳嗽類型

咳嗽是諸如感冒、支氣管炎、咽炎、哮喘、肺結核等疾病的表現, 不同疾病所導致的咳嗽聲是有區別的, 父母可聽音初步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

帶痰的聲音 疑似普通感冒, 表現為:咳嗽時帶痰, 不伴隨氣喘或急促的呼吸, 不分白天黑夜。

聽聲音辨別咳嗽的類型

喘鳴的聲音疑似哮喘, 表現為:持續咳嗽並常伴有喘鳴或氣喘, 咳嗽時間長達10天以上, 晚上或活動後病情會加重,

Advertisiment
而且當幼兒接觸到花粉、冷空氣、動物皮屑、粉塵或煙霧時, 咳嗽都會加重。

嘶啞的聲音 疑似流感, 表現為:由喉部發出的、略顯嘶啞的咳嗽, 隔一段時間咳一下, 有時候乾咳, 有時候帶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