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招讓退縮寶寶勇敢向前

案例一:

秀秀自幼溫順、孤僻、膽小, 連可愛的小動物都害怕。 在家裡, 父母非常寵愛她, 外婆更視她為掌上明珠, 處處關心, 事事包辦。 平時父母上班後, 秀秀喜歡一個人呆在家裡, 看看書, 玩玩玩具, 聽聽外婆講故事, 很少出門, 十分聽話。 但是一旦家裡來了客人, 無論大人小孩, 秀秀不理不睬, 也不同桌吃飯, 而是獨自到內屋去玩玩具。

案例二:

4歲的陽陽剛上幼稚園時, 又哭又鬧, 就是不肯去。 被父母強行送入幼稚園後, 陽陽卻一個人躲在幼稚園的角落裡, 不與任何小朋友玩耍, 對誰也不講話, 也不願參加集體遊戲活動,

Advertisiment
顯得十分孤僻。 幼稚園老師反復勸慰, 作用不大。 無奈, 父母只得把陽陽領回家。 但一回到家, 就能與父母有說有笑, 有時還能幫助媽媽揀揀菜, 掃掃地, 洗洗手帕等。

一個正常的兒童, 突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 或遇到了驚嚇、恐怖的情景, 出現少動、發呆、退縮等行為表現, 這是正常的, 是兒童正常的適應性反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 兒童會對所處的環境逐漸適應, 並在做遊戲等活動中, 主動發展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 但是有退縮行為的兒童卻很難適應新的環境。

兒童時代的退縮行為如果不注意防治, 不僅有可能延續至成年, 而且, 有可能持久地影響到他們成年後的社交能力、職業選擇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

Advertisiment

退縮行為原因剖析

★先天適應能力差

這類兒童從小適應能力差, 對新環境感到特別拘謹, 不願意主動接觸他人。 若勉強去適應, 適應過程艱難而緩慢。 他們平時也不愛活動, 對新鮮的事物不感興趣, 缺乏熱情和好奇心, 從不與陌生人主動交往。

★後天教育不當

有的家長整天把孩子關在家中讓他獨自玩耍, 不讓他與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 過分地照顧與遷就, 使孩子難以適應新的環境, 以致他(她)採取逃避的方式, 如拒絕上幼稚園或學校。

5種方法讓退縮寶寶勇敢向前

1.培養自主能力

家長應培養兒童獨立自主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事情自己做, 相信孩子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讓孩子甩開處處依賴父母的心理拐杖,

Advertisiment
自己“獨立行走”。

2.參加社會活動

家長應鼓勵孩子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多方創造條件, 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一起遊戲, 並多陪孩子一起參加孩子的社交活動, 讓孩子能適應公共場所的各種活動。 對已經出現退縮行為的兒童, 父母和老師應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 適應外界的各種環境, 使孩子能在小朋友之間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際關係。

3.塑造良好的性格

家長對孩子不要溺愛, 以免使孩子過分依賴:也不要粗暴, 以免使孩子恐懼不安。 要鼓勵孩子從小熱愛集體, 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 培養開朗的性格。 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信心, 有利於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

Advertisiment
塑造開朗的性格。

4.及時鼓勵

家長應對兒童在社交中出現的合群現象, 給予獎勵, 逐漸增加他們的社會活動, 克服退縮行為。 經過多次社交實踐和家長的正確心理誘導, 絕大多數有退縮行為的兒童, 都可成為性格開朗的人。

5.藥物治療

對於經過以上方法但效果卻不理想的孩子, 可在心理醫生的處方和指導下, 服用抗抑鬱劑, 如百憂解、郁樂複、麥普替林、氯丙咪嗪等, 也可服用精神振奮劑, 如利他林等。

媽咪愛嬰網——沒有種不好的莊稼, 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