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步驟讓認生寶寶不膽怯

認生不是壞事, 但它需要媽媽以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包容以及一點點的技巧給寶寶以恰當的幫助。

當原本乖巧的小嬰兒開始認生、一刻也不能離開媽媽的時候, 你是不是覺得很迷惑和苦惱呢?其實認生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 也是認知能力發展的一個證明。 影響寶寶認生的因素有很多, 媽媽在這一時期要找到適合寶寶個性的應對方法, 和寶寶一起度過這個比較特殊的階段。

關於認生, 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1.認生是寶寶成長的一個證明

寶寶七八個月是認生最嚴重的階段, 調查顯示, 有許多媽媽都為寶寶的認生而苦惱,

Advertisiment
很多媽媽嫌寶寶太黏人, 擔心認生的寶寶得不到周圍人的疼愛。 其實寶寶認生是對陌生人持有不安情緒的一種表現, 說明這時寶寶已經能夠將自己親近的爸爸媽媽與其他人加以區分了, 是寶寶認知能力發展的標誌。 有些媽媽一見寶寶哭鬧就會想“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呢”?陷入消極的苦惱中, 其實認生正是因為寶寶對媽媽有了依戀才會出現的反應。

2.認生是寶寶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

寶寶認生, 是不想讓陌生人靠近自己, 是本能的自我保護。 當陌生人像親近的人那樣靠近自己時, 小寶寶也會努力想要確保自己的安全。

3.認生的方式反映寶寶的個性

認生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

Advertisiment
其實每個寶寶認生的表現各有不同。 有的寶寶認生時會大哭, 有的寶寶會緊緊地抱著媽媽把臉背向生人, 還有的寶寶並沒有明顯的認生表現。 從這些不同的表現中, 細心的媽媽能夠對寶寶的性格有更多的瞭解, 並可以據此調整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方式。 比如對心思細膩的寶寶, 在見生人之前或者去新的環境之前媽媽可以先跟寶寶說“明天咱們去××”, 讓寶寶有個心理準備。

影響寶寶認生的因素

1.寶寶的性格和氣質

雖然寶寶認生受環境、家庭構成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寶寶的性格。 在同樣的狀況下每個寶寶的反應和行動不盡相同, 這都是個性使然, 並沒有好與壞之分。 一般心思細膩、慎重的寶寶認生的表現會更激烈一些。

Advertisiment

2.寶寶當天的心情和身體狀況

“明明前兩天見他時並沒有認生啊?今天怎麼見到他就哭了呢?”在同樣的場合、面對同樣的人, 在不同的時間寶寶的反應也可能不一樣, 這讓媽媽很不解。 其實認不認生取決於寶寶對對方有沒有恐懼感, 即使面對同一個人, 寶寶在身心都很愉悅的時候就不會害怕和認生, 而在不開心或身體不舒服時就會認生。

3.家庭構成和環境

在小家庭中寶寶和爺爺奶奶等長輩接觸的很少, 這樣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寶寶見到爺爺奶奶時都會哭, 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的寶寶反應可能沒那麼強烈。 在父親長期外出的家庭, 寶寶對父親也會認生。

4.爸爸媽媽的神色和態度

心思細膩的寶寶會很敏感地洞察爸爸媽媽的心思。

Advertisiment
如果媽媽緊張慌亂的話, 寶寶也會哭得更厲害, 黏著媽媽不肯離開一步, 即使媽媽安慰寶寶說“沒關係, 別怕”也不管用。

5.新面孔

對於小寶寶來說, 每天都能見到的爸爸媽媽的臉是“熟悉親切的臉”, 而其他與爸爸媽媽差距太大的面孔都會讓寶寶感到不安, 比如見到比爸爸媽媽年紀大的人或留著寶寶沒見過的髮型的人。 而且因為平時寶寶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很長, 有的寶寶見到男性也會哭。

6.新地點新環境

寶寶對見慣的、經歷慣了的人和事物會有安全感。 經常處於安靜環境中的寶寶到了人多熱鬧的地方會緊張, 而相反在人多的環境下長大的寶寶到了安靜的地方也會緊張和不適應。

Advertisiment

給認生寶寶安排一堂“適應訓練課”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認識外面的世界、享受外界帶來的樂趣, 可是寶寶認生時, 媽媽能為寶寶做些什麼呢?

當寶寶要到一個新地點新環境時……

第一步:在要出門的前幾天經常對寶寶說“過兩天咱們去××地方”, 讓寶寶有個心理準備。 比如要去小朋友家裡玩時對寶寶說“過兩天我們去××家玩”, 給寶寶製造一個期待快樂的心情。

第二步:在出去買東西或散步時順便帶寶寶見一下過兩天要去的地方, 給寶寶留下一個“媽媽曾經帶我來過這裡”的印象。

第三步:當天要從容地出門, 不要匆匆忙忙。 如果媽媽出門時慌慌張張、手忙腳亂的話, 也會給寶寶帶來不安, 寶寶會以為接下來要出什麼事了。 所以要留有充裕的時間做出門的準備,給寶寶一種放鬆的感覺。

第四步:到了目的地,媽媽先抱著寶寶參觀一段時間,讓寶寶有安全感,觀察寶寶是否能適應新環境。

第五步:有的寶寶對周圍非常感興趣,自己就會漸漸離開媽媽跑去玩,當寶寶回到媽媽身邊時要給寶寶大大的擁抱以示獎勵。這樣反復地出去、回來,寶寶就會有了“離開媽媽也行”的自信心了。

當有親友要來家裡做客時……

第一步:首先爸爸媽媽要放鬆,不要老是擔心“寶寶會不會哭啊?”緊張是會傳染給寶寶的。

第二步:爸爸媽媽和親友聊天時也儘量保持和平時差不多的氛圍,以免寶寶緊張。這時消除寶寶的不安是首要任務,媽媽可以抱著寶寶或讓寶寶坐在媽媽膝蓋上。

第三步:別急著讓親友抱寶寶,寶寶要看到客人和媽媽關係很好的樣子後才會慢慢敞開心扉。

第四步:等寶寶稍微習慣了親友的來訪時可以遞給寶寶一些玩具或圖畫書,拉近和小寶寶的距離。

第五步:寶寶能和媽媽以外的親友相處時媽媽要給予誇獎,寶寶有了“一起玩耍很高興”“得到媽媽的表揚很開心”這樣的心理後會更想和客人一起玩耍。

所以要留有充裕的時間做出門的準備,給寶寶一種放鬆的感覺。

第四步:到了目的地,媽媽先抱著寶寶參觀一段時間,讓寶寶有安全感,觀察寶寶是否能適應新環境。

第五步:有的寶寶對周圍非常感興趣,自己就會漸漸離開媽媽跑去玩,當寶寶回到媽媽身邊時要給寶寶大大的擁抱以示獎勵。這樣反復地出去、回來,寶寶就會有了“離開媽媽也行”的自信心了。

當有親友要來家裡做客時……

第一步:首先爸爸媽媽要放鬆,不要老是擔心“寶寶會不會哭啊?”緊張是會傳染給寶寶的。

第二步:爸爸媽媽和親友聊天時也儘量保持和平時差不多的氛圍,以免寶寶緊張。這時消除寶寶的不安是首要任務,媽媽可以抱著寶寶或讓寶寶坐在媽媽膝蓋上。

第三步:別急著讓親友抱寶寶,寶寶要看到客人和媽媽關係很好的樣子後才會慢慢敞開心扉。

第四步:等寶寶稍微習慣了親友的來訪時可以遞給寶寶一些玩具或圖畫書,拉近和小寶寶的距離。

第五步:寶寶能和媽媽以外的親友相處時媽媽要給予誇獎,寶寶有了“一起玩耍很高興”“得到媽媽的表揚很開心”這樣的心理後會更想和客人一起玩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