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不良走路姿勢影響發育

從孩子能站立那一刻起, 就意味著TA的人生又邁向了新的一步, 從此以後寶寶就可以學著走路了, 但是很多寶寶在學步初期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主要是走路姿勢不正確, 不僅難看, 還會影響寶寶以後的腿部發育, 那麼寶寶有哪些不良走路姿勢呢?請看育兒小編為您介紹。

會走已經有一個半月了, 可他為什麼還總是跌跌撞撞的?一直到1歲半, 這都是完全正常的。 在邁出了第一步之後, 還需要大約3~6個月的時間, 孩子他才能很好地控制腳步。 沒有跌跌撞撞的過程, 是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腳步的。 然而,

Advertisiment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經常摔跤!他的肌肉還不是很結實。 至於平衡的保持, 他的內耳還需要一段時間, 來記錄下所有的參數。 不過, 到了2歲左右時, 如果在公園的小路上走路, 他還跌跌撞撞, 除非他是有意這樣做, 否則那就要帶他去看醫生了。 如果醫生沒有發現神經方面的毛病, 他可能會建議你去看骨科方面醫生, 以排除骨架結構的問題。

他走路像螃蟹一樣

他的兩腳朝內, 像個大夾子!在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中, 這種走路姿勢很常見。 在最初的幾年中, 小孩子走路時, 頭往前探, 使他的雙腳朝內。 大約3歲左右, 當他的大腿和小腿肌肉更結實後, 這種走路的姿勢就會消失。 如果他的雙腳一直朝內, 而且你覺得這種走路姿勢實在不雅,

Advertisiment
你可以在他坐在地上玩的時候, 注意讓他盤著腿坐, 而不要讓他叉著腿。 或者給他買硬幫的鞋, 用不了一年的時間, 你就可以糾正他走路的姿勢。

他走路像個鴨子

這是生理問題, 因為他還是平足。 小孩子需要在走路的過程中, 磨練他的腳底的肌肉, 練出弧形。 95%的孩子在5歲前, 腳底會自然出現弧度。 蹬三輪或兩輪小軲轆童車, 孩子腳底弧度會更快地形成。 如果你覺得孩子走路難看, 也可以在孩子2歲左右時, 讓他做用腳趾夾鉛筆、手絹或大扣子的遊戲;在遊樂場玩時, 拉著孩子的手, 讓他踩滾桶;或是鼓勵他用腳尖走路。 嬰兒平足是很正常的事情, 相反, 如果嬰兒是弓足, 很可能表明存在神經系統紊亂的問題。

他走路像西部牛仔

Advertisiment

他的雙腿叉開, 好像經過馬術訓練似的。 2歲前, 如果他的雙腿像個括弧, 你不必太擔憂。 然而, 如果一直這樣, 可能表明有缺鈣和維生素的跡象, 就需要治療了。 在某些情況下, 還可以給孩子的雙腿打上石膏, 來幫助校正孩子的雙腿。 但這要在確診的情況下, 由醫生來操作進行。

他夾著大腿走路

雙腿呈現x型, 一般在不願意走路(走不了長路, 稍走點路就嚷嚷著要抱)、不好動的孩子中較為常見。 有些人不友好地稱之為“大屁股綜合征”。 有時, 這種姿勢是缺少肌肉負重鍛煉。 一般只要進行一點鍛煉, 甚至在8歲左右做一點體操訓練, 就能把這種不雅的走路姿勢糾正過來。

溫馨提示:寶寶有哪些不良走路姿勢?寶寶們學走路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

Advertisiment
就像想要掙脫大自然束縛的雛鷹, 仍然需要媽媽的保護和引導, 才能正確地走路, 更多的育兒知識盡在母嬰頻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