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音不全沒法改變 孩子學習才藝常見4大謬論

現在, 各種興趣班層出不窮, 許多家長們送孩子去學音樂、學舞蹈, 希望讓孩子掌握多一門技能, 並且培養孩子的氣質。 但是在孩子學習音樂過程中, 往往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聲音。 孩子學習才藝常有四大謬論, 各位爸媽可千萬別信了!

謬論一:五音不全沒法改變

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體現在唱歌的音準上, 會走音跑調:唱歌像說話、說歌, 沒有高低音之分, 不入調:唱歌時音忽高忽低, 唱不准組成旋律的每個音:孩子普通話的咬字發音不准, 影響唱歌時的音準。

很小的孩子並不能判定是否是五音不全,

Advertisiment
只有等孩子上幼稚園, 在平時的學習和觀察中才能發現孩子唱歌是否真的跑調。 確實有一些孩子, 天生對音準不敏感, 對節奏不敏感, 但還是可以通過訓練有所改變。 家長平時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歌曲, 比如找一些音律不寬的音樂, 使孩子在自然聲區裡唱歌, 另外讓孩子多聽音樂也很有説明。 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學一種樂器, 讓孩子邊彈、邊聽、邊唱, 聽聽彈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樣。

謬論二:學舞蹈一定要練苦功

身邊的媽媽經常訴苦, “孩子學舞蹈很辛苦, 每次送她去學, 看到老師讓孩子壓腿, 孩子的痛苦表情都讓我不忍心看!”

建議家長要順其自然。 如果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 並且對舞蹈很感興趣, 那麼可以讓孩子接受一些專業的訓練,

Advertisiment
如果是這樣, 那孩子肯定是要吃些苦頭練基本功了。 但大部分普通的孩子以後並不會從事舞蹈專業, 如果強迫孩子苦練反而會使孩子對舞蹈產生厭惡甚至恐懼的心理。

幼兒的舞蹈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技巧, 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興趣。 當然有一些柔韌度的練習也是可以的, 也是必要的, 但不要過量。 合理的適度的柔韌性練習, 不會對身體的發育有影響, 相反會助長孩子的身體發展。

謬論三:手指不長不適合學琴

身邊常有這樣的聲音, “某某的手指又細又長, 很適合彈鋼琴”“某某長了一雙鋼琴家的手, 又細又長的”。 甚至不少家長也會用這樣的標準來判斷孩子是否適合學琴。

手指長的確是一個先天的優勢,

Advertisiment
但並不是說越長就越好。 因為孩子正在成長期, 小手會慢慢長大。 孩子是否適合學琴, 要看孩子的綜合素質。 只要不是手指特別短, 都可以學。

其實對於彈奏鋼琴來說, 最重要的手指條件是靈巧、有力、並具有柔韌性與控制能力, 而不是外觀的大小、粗細與長短。 一般上幼稚園的孩子就可以學習鋼琴了。

父母最初決定讓孩子學鋼琴, 都是希望孩子多一些對美好事物的體驗。 但是時間一長, 不少家長就會忘了自己的初衷, 而是覺得孩子可能需要參加一些比賽。 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 包含了太多太多重要的因素。 畢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郎朗、李雲迪。 如果家長不能給予正確的引導, 對孩子的損害將是無法彌補的。

Advertisiment

謬論四:學芭蕾走會走外八字

大部分家長讓孩子學芭蕾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身材挺拔、儀態端莊。 孩子學習芭蕾, 對她的骨骼發育、形體都有好處。

通過訓練, 能夠糾正孩子的不良姿態和形體, 比如O形腿、內八字、駝背等等, 總之, 無論站姿還是坐姿, 都能使孩子保持挺拔端莊。 芭蕾是一種從頭到腳的系統訓練, 頭、頸椎、脊椎、背、腰、胯、腿、膝、腳都能涉及, 這樣的全身均衡運動對孩子的骨骼發育特別有好處。

但也有的家長反映, 孩子學芭蕾一段時間後, 走路似乎有點外八字了。 對此, 專家解釋, 孩子看起來如果有點“八字腳”的樣子, 家長可以及時提醒一下, 因為孩子可能是習慣了走舞臺步。 只要孩子們有意識地注意了,

Advertisiment
就不會表現出“八字腳”了。 只要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走姿坐姿習慣, 是不會造成外八字的, 反而會使孩子顯得更加挺撥有氣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