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享受育兒樂趣,把焦慮拋腦后

如果寶寶3歲以后甚至5歲以后, 晚上熟睡的時候還經常不由自主地把尿排在床上, 就是患了遺尿癥。  

寶寶4歲了, 可是晚上又把小便排在床上, 又要洗被子、洗床單、洗衣服, 太忙了。 寶寶小的時候因為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 所以排尿的次數比較多, 自己也不能控制, 2~3歲以后, 大腦逐漸發育成熟, 寶寶覺得尿急會自己醒過來, 告訴爸爸媽媽要“尿尿”, 如果寶寶3歲以后甚至5歲以后, 晚上熟睡的時候還經常不由自主地把尿排在床上, 那就是患了遺尿癥了。

引起遺尿的原因很多

1. 遺傳:近親中有遺尿的人, 寶寶很可能發生遺尿。

Advertisiment

2. 先天畸形:脊柱隱裂, 腰椎或骶椎出現隱性裂, 影響了控制排尿的脊髓神經。

3. 寄生蟲病:女寶寶如果有蟯蟲病, 晚上蟯蟲從肛門中爬出來產卵, 爬到她的尿道口附近, 發生局部的刺激, 引起晚上遺尿。

4. 心理因素:有的爸媽在寶寶發生尿床后, 對寶寶責打怒罵, 晚上睡覺時不止一次把寶寶從睡夢中叫醒, 強令他排尿, 或在寶寶太小的時候就訓練寶寶排尿, 久而久之造成寶寶精神緊張, 或因病后體弱、入學遷居、爸媽失和、家庭問題, 已能在入睡后控制排尿的寶寶, 又再發生遺尿。

此外, 尿路感染、尿道口炎, 男寶寶包莖引起尿道口炎, 都有可能發生晚間遺尿。 但患這些疾病的寶寶白天小便也有異常, 小便急、痛、次數多,

Advertisiment
小便顏色異常等, 并不屬于遺尿癥。

有些兩三歲的寶寶晚上還用尿不濕, 尿后皮膚沒有潮濕感, 不利于寶寶建立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

要治療更要關心

西醫可能給寶寶服用一些使寶寶睡夢不致過深的藥物, 讓他在想排尿的時候可以醒來, 如果有效, 要連續用藥1~2個月, 但不一定對每個寶寶都有用。

中醫發現遺尿的寶寶往往還有體質較差, 容易反復呼吸道感染、面色差、胃口不好, 乏力、易出汗、智力較差等情況, 可以根據中醫辨證, 服湯藥調理, 溫補腎陽、補益脾肺以固澀小便, 配合針灸治療, 療效更佳。

注意原發病的治療, 有蟯蟲病給予“安樂士”打蟲, 有尿路感染、尿道口炎也要積極治療。

對爸媽來說, 一旦發現寶寶有遺尿癥,

Advertisiment
必須要以更多的愛去關懷、幫助他, 切忌任何形式的責罰, 寶寶已經長大, 晚上不由自主把尿排在床上, 已經很內疚, 如果你的態度很不滿, 更會加重寶寶的精神、心理負擔, 可能會使遺尿更加頑固, 不易治療。 應該鼓勵寶寶, 樹立信心, 病是會好的, 只要他與醫生、爸媽配合好, 晚上盡量少喝水, 或吃其他稀的食物, 睡覺前排一次尿, 然后晚上在他可能把尿排在床上的時間叫醒他起床排尿, 這樣慢慢建立起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 同時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太疲勞, 蓋的被子不要太重, 這樣有一部分寶寶到了青春期, 遺尿的現象會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