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享有自由才會自覺自願地聽話

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 所謂“聽話”其實就是自覺遵守必要的規則。 規則不應當是被強制執行的, 只有享受了充分的自由, 人才會自覺自願地“聽話”。 成人如此, 孩子亦如此。

壓得越有力, 彈得越高

女兒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去一家超市里的翻斗樂, 一出門哪兒都不去, 直奔那裡。 當時是夏天, 裡面空調開得很冷, 衛生情況亦不甚好, 奶奶怕她生病, 反對她去玩, 覺得在花園裡玩更好。 本來我覺得溫度低點關係不大, 再說, 在哪裡玩應該由孩子決定, 所以我經常晚上帶她去。 但後來女兒的確病了一場, 這讓我在她奶奶面前有些氣短,

Advertisiment
便也開始想辦法讓她忘記那個超市, 儘量不讓她想起。 雖然從來沒有嚴厲禁止過, 但我們躲閃的態度顯然是讓女兒感覺到了。 人的需要的確有似彈簧, 你壓得越有力, 它就彈得越高。 之後, 女兒對於這家超市形成了一種焦慮, 一旦想起必去不可。

自由選擇的結果是平靜

我知道是我壓抑了孩子的自由, 其實沒有什麼理由不讓她去, 我必須把選擇的自由還給她。 於是我在家人面前立了一個規矩, 從此之後, 女兒想去就去, 家人不得面露難色, 也不要想辦法轉移她的注意力, 而是高高興興地帶她去, 裡面冷就帶件衣服。

在一個多月的自由選擇之後, 結果是——平靜, 並且願意遵守規則。 女兒仍然喜歡去,

Advertisiment
但不焦慮, 也不會非去不可。 有時, 她想去的時候天色已晚或者正逢中午就要吃飯, 我就和她商量明天再去, 她都會欣然答應。 這就是自由的結果, 是相信孩子的結果, 孩子得到自由後不是為所欲為, 而是更願意遵守規則。

自由是規則基礎

通過這件事讓我想到, 要讓孩子遵守規則, 首先讓孩子體會到尊重和自由, 讓孩子充分地自主。 孩子得到了足夠的自由, 對自由不感到饑餓, 對規則也就不會有逆反心理, 那麼遵守規則就會容易很多, 即使是對於特殊情況下要遵守的不合理規則也會具備更強的承受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