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京小學掀起學習弟子規熱潮

近日京城多所小學校園掀起學習儒家經典教材《弟子規》的熱潮, 學校希望通過這種學習將德育教育落到實處。

從這個學期開始, 京城多所小學校園掀起學習儒家經典教材《弟子規》的熱潮。 與此同時, 網上也開始出現一些質疑:小學生學習《弟子規》主要靠背, 他們能真正理解其含義嗎?學校組織學習《弟子規》或《三字經》這類國學經典, 是否有“跟風”之嫌?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讓孩子們規避其中的封建糟粕……

那么, 學習《弟子規》意義何在?學生和家長對這樣的學習是否歡迎?《弟子規》走進校園是否要經過“改良”?帶著這些問題,

Advertisiment
記者走訪了正在推廣普及《弟子規》教育的史家小學、府學胡同小學、崇文小學等學校, 以及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 請他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10月9日, 史家小學開展了“誦讀《弟子規》, 文明禮儀迎奧運”大賽, 學生們或背誦, 或書法, 或設計電腦作品, 用各種方式表現著自己學習《弟子規》的成果。

史家小學校長卓立表示, 自這個學期起, 《弟子規》正式走入該校課堂, 成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將其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奧運文明禮儀相結合, 通過推行《弟子規》教育, 號召男生要做小紳士, 女生要做小淑女, 讓孩子們從小與圣賢同行。

同時, 府學胡同小學、崇文小學等示范小學也正在學生中推廣普及《弟子規》教育,
Advertisiment
他們有的利用每天每節課前2分鐘時間來學習《弟子規》, 有的則通過學校電視臺或廣播定期講解, 并舉行各種比賽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據了解, 目前北京市多所知名小學都在開展《弟子規》等國學經典的學習。 《弟子規新編》編委會負責人霍忠武說, 這本教材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現代德育教育中常常灌輸大而空的道理, 卻沒有具體準則的失誤。 “這些年來學校的德育課都是跟著政治形勢走, 老師手頭上關于道德培養方面的教材卻存在著空白。 另外, 國家積極倡導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 為配合這一理念, 我們也需要有更貼近學生生活、可以踐行的讀本, 強調民族性與時代性的融合。
Advertisiment


在很多教師看來, 學習《弟子規》也是一件好事。 國家著名教育專家、特級語文教師孫蒲遠認為, 小學階段背誦《弟子規》是最佳時期, 從小灌輸的知識道德對人的一生都影響深刻, 令人受用終身, 這是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的。 北京市崇文小學校長、高級語文教師白淑蘭則表示, 從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角度來說, 《弟子規》通篇都是三字句式, 內容凝練, 言簡意賅, 值得孩子們反復熟讀、深入學習理解。 學生每天接觸, 對提高認字量也很有幫助。 另外, 學校還組織孩子們寫日志交流學習心得, 收集生活感悟, 《弟子規》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渠道。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 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范,
Advertisiment
以三字一句, 兩句一韻編纂而成, 分五個部分, 全面講解了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尊敬長輩、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等方面的基礎規范。 是一本兒童啟蒙傳統教材。

編輯:小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