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 漢語詞彙。
拼音:rén pǐn
釋義:人的品質, 人的品格。
網路新意:人品爆發, 形容一個人的運氣極好。 在古文中同樣有記載。 人品不行, 形容一個人運氣不好, 倒楣。
人品, 意思是人的品性道德。 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範行動時, 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 對人要慷慨大方, 寬以待人;對國家要愛崗敬業, 忠誠熱愛。
出處與詳解:
1、人的品格。
①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源雖人品庸陋, 胄實參華。 ”
②宋 黃庭堅《濂溪詩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 胸中灑落, 如光風霽月。 ”
③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公(袁可立)乃抗疏曰:‘夫賣直者退,
Advertisiment
④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緇徒執罪福之說, 誘脅愚民, 不以人品邪正分善惡, 而以佈施有無分善惡。 ”
⑤林語堂 《武則天正傳》:其次為霍王元軌, 乃高宗伯父, 人品高潔, 見重于時。
⑥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你看蕭隊長人品多高。 ”
2、人的儀錶。
①《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薛宣尉見楊知縣人品雖是瘦小, 卻有學問。
②茅盾《曇》五:“我也不是老朽昏庸的頑固派, 只聽媒人的話就說行;我讓你自己也去看看人品, 還不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