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生贏家的父母有哪些共同點?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一帆風順少走彎路, 從學生時期到參加工作, 一路都可以保持人生贏家的勢頭。

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人生贏家?儘管目前還沒有什麼教育秘笈, 但是有關心理學的一些研究卻已經掌握了一手資訊, 可以預言一個孩子將來成功與否。 的確, 父母在促成這一結果的過程中, 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下面就是一些成功人士的爹媽們所具備的共同特徵:

1. 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Julie Lythcott-Haims曾任斯坦福大學的新生主任, 同時也是《育人之道》一書的作者, 她在一次TED演講中介紹: “如果孩子不洗碗,

Advertisiment
那就意味著肯定會有別人幫他們洗。 這樣一來, 他們不但免去了家務的辛勞, 也不會意識到需要有人付出汗水來為大家共同的舒適服務, 也不會明白在一個家庭裡, 每個成員都有同樣的勞動義務。 ”

Lythcott-Haims相信, 需要參加家務勞動的孩子會在將來的工作中更好地與同事進行合作。 同時, 因為他們更加瞭解付出努力的不易, 所以也會在工作中更加體諒他人, 並且擅長於獨立承擔工作重任。

她的結論來自于哈佛大學一項關於個人發展的研究, 這個專案是目前歷時最長的一個縱向研究項目, 已經有超過75年的歷史。 她還介紹說:"不論是丟垃圾還是洗衣服, 做家務會讓孩子意識到我是日常生活的一份子,

Advertisiment
所以我需要為生活做點什麼。 "

2. 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

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逾700名來自美國各州的兒童, 從幼稚園開始一直追蹤調查到25歲。 研究人員發現, 這些孩子在幼稚園時期的社交技能和他們二十年之後的成功水準有著很大的關聯。

這項持續了20年的研究顯示, 具有較佳人際交往能力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成人之後獲得大學學位並且順利找到全職工作。 孩子們良好的社交能力體現為:能以溫和友好的方式與同伴合作相處, 樂於助人, 體諒他人, 以及能夠獨立解決自己的困難等方面。

而那些在人際交往方面稍有欠缺的孩子則在成年之後有更高幾率面臨被警方逮捕、酗酒和申請政府廉租房。

Advertisiment

這項研究的贊助者之一Kristin Schubert表示, 這樣的調查結果告訴我們, 人際交往和情緒控制方面的技能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某種程度來說, 這些技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決定了他們將來是走向高校還是走向牢房, 成功就業還是還是淪為"癮君子"。

3. 對孩子有較高期望值

一項對6600名2001年出生于美國的兒童的研究顯示,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會對孩子的成就產生影響。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Neal Halfon教授介紹道, 希望孩子在未來進入大學學習的父母會創造一切條件説明孩子達成這一目標。

調查結果顯示, 成績墊底的孩子中, 只有57%的父母希望他們考上大學;而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裡, 有97%的父母都有這一心願。

Advertisiment

這一發現和另一項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的調查結果相符, 後者也曾顯示:來自他人的期望可以對一個人產生預言般的效果。

4. 家庭關係和睦

伊利諾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不論父母是否離異, 成長在爭吵矛盾中的孩子遠不如家庭和睦的孩子有成就。

該校人類與社會發展系的Robert Hughes教授是這項研究的作者, 同時也曾充分涉獵相關領域的其他文獻, 據他介紹: 經常爭吵的健全家庭比鮮有矛盾的單親環境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離異後的矛盾同樣會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 父母離異後, 如果沒有監護權的父親可以以平和的方式探望子女, 那麼孩子就會恢復得比較好, 如果在探望過程中又有矛盾激化, 那麼和父親接觸的次數越多,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心理狀態就越差。

另外還有研究顯示, 一些經歷過父母離異的兒童在十多年後仍然會有傷痛和焦慮的感覺, 而經歷過嚴重家庭矛盾年輕人也更傾向于對人生感覺迷茫和後悔。

5. 本身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Sandra Tang在2014年進行的調查中發現, 接受過高中和大學教育的母親更有可能培養孩子達到和自己一樣的教育背景。

逾14000名於1998-2007年間進入幼稚園學習的兒童參與了調查。 結果顯示, 少女媽媽(18歲及以下產子)的孩子們較同齡人而言更容易在高中畢業前輟學或者無法考入大學。

父母的教育狀況會對子女的抱負產生一定影響。 柏林格林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Eric Dubow曾在2009年發起一項研究, 856名紐約鄉鎮的居民參與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子女八歲時的受教育水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40年以後的教育背景和職業道路。

6. 提早教孩子學數學

2007年的一項針對35000名來自加拿大、美國和英國的大資料分析顯示,越早學習數學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越大的好處。

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Greg Duncan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據他介紹,他們的研究發現數學早教有著相當高的重要性。早教內容包括對數位、編號順序和其他基礎數學概念的學習。對早期數學技能掌握良好的兒童會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有更好的表現,同時也有助於提升之後的閱讀能力。

7.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聯繫

2014年,一項有243名貧苦出身的受訪者參與的調查顯示,在出生後的前三年得到家長悉心照顧的受訪者,不但在上學時有更好的表現,而且在30幾歲時達到更健康的感情狀況和更卓越的學術成就。

另外一份發表在PsyBlog上的報告顯示,如果父母善於為子女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愛,他們就會及時準確地對孩子發出的需求信號給予回應,並且能夠在孩子探索外部世界時成為他們的安全港灣。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Lee Raby在一次訪問中表示,父母在早期親子關係中的投入對孩子的一生都有不斷累積的影響。

8. 雲淡風輕,自信從容

據《華盛頓郵報》近期引用的一篇研究報告,母親在子女3-11歲期間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對於孩子的行為、成長和成就沒有很大的聯繫。

不過,過度關心孩子的母親和像直升機一樣對孩子進行盤旋式關注的教育方式都可能會適得其反。

母親所表現出的焦慮,尤其是苦於因工作壓力而無法陪伴孩子的狀態,會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

情緒就像感冒一樣會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許多研究都曾發現,積極樂觀的人會把陽光傳遞給朋友,同樣,消極悲傷的人也會把陰雲帶給朋友。因此,父母疲倦挫敗的情緒也會感染到他們的孩子。

9. 認為努力逃避失敗

成功源自何處?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們的未來成就。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Carol Dweck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發現,人們對於成功會有一到兩種的看法。最典型的就是這兩種不同的觀念:

固化式思維認為,我們的性格、智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是天生的,不能通過後天努力進行大幅改變,而一個人的成功,更是對其與生俱來的智慧的肯定。為成功而努力,但同時要不計一切代價避免落入失敗的陷阱。

成長式思維則認為,在重重挑戰中盡力拼搏和經歷失敗並不一定是天性愚鈍的象徵,而是一個人磨練自己的現有能力並且學習成長的過程,通過失敗這塊振奮人心的跳板,他們最終可以借此達成自己的目標。

一個人對自己的預設也是他個人能力發展的核心。這種想法對孩子的影響尤其強烈,如果父母認為孩子考砸一門考試是因為天生就不聰明,那麼孩子就會形成對自己能力的固化判斷,反之,如果父母把孩子在考試中的優異表現歸功為他們為之付出的努力,那麼他們就教會孩子用成長型思維來面對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10. 母親的職業類型

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需要離開家去上班的母親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女孩有一個參加工作的母親,那麼這個女孩就不會過早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在正式參加工作後有更大的可能性從事管理類的崗位,並且相較于媽媽是家庭主婦的同齡人,收入會高出23%左右。

而那些母親需要出門工作的男孩們,他們在長大後會在家務勞動和照顧孩子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一項研究顯示,和母親是家庭主婦的男性相比,從小就接受媽媽要出門工作的男性平均每週多花7.5個小時照顧子女,並且多花23分鐘在家務勞動上。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Kathleen L. McGinn介紹說:”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起到了角色示範作用,子女會在不經意間模仿父母的行為模式、接受父母的觀念,因為他們認為那一定是正確的。”

11. 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美國有五分之一的孩子不幸出生和成長在貧苦家庭裡,家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潛力。

這個影響正在明顯深化。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員Sean Reardon表示,因家庭貧富而導致的成就差距正在日漸增大,2001年較25年前已經擴大了30%到40%。

作家Dan Pink曾經提出,父母的收入越高,子女在SAT中的成績就會越好。他寫道: “對於孩子的學習表現和相關成就,除了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綜合型教育手法,父母本身的社會經濟地位就已經是十分強勁的推力。”

856名紐約鄉鎮的居民參與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子女八歲時的受教育水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40年以後的教育背景和職業道路。

6. 提早教孩子學數學

2007年的一項針對35000名來自加拿大、美國和英國的大資料分析顯示,越早學習數學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越大的好處。

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Greg Duncan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據他介紹,他們的研究發現數學早教有著相當高的重要性。早教內容包括對數位、編號順序和其他基礎數學概念的學習。對早期數學技能掌握良好的兒童會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有更好的表現,同時也有助於提升之後的閱讀能力。

7.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聯繫

2014年,一項有243名貧苦出身的受訪者參與的調查顯示,在出生後的前三年得到家長悉心照顧的受訪者,不但在上學時有更好的表現,而且在30幾歲時達到更健康的感情狀況和更卓越的學術成就。

另外一份發表在PsyBlog上的報告顯示,如果父母善於為子女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愛,他們就會及時準確地對孩子發出的需求信號給予回應,並且能夠在孩子探索外部世界時成為他們的安全港灣。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Lee Raby在一次訪問中表示,父母在早期親子關係中的投入對孩子的一生都有不斷累積的影響。

8. 雲淡風輕,自信從容

據《華盛頓郵報》近期引用的一篇研究報告,母親在子女3-11歲期間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對於孩子的行為、成長和成就沒有很大的聯繫。

不過,過度關心孩子的母親和像直升機一樣對孩子進行盤旋式關注的教育方式都可能會適得其反。

母親所表現出的焦慮,尤其是苦於因工作壓力而無法陪伴孩子的狀態,會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

情緒就像感冒一樣會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許多研究都曾發現,積極樂觀的人會把陽光傳遞給朋友,同樣,消極悲傷的人也會把陰雲帶給朋友。因此,父母疲倦挫敗的情緒也會感染到他們的孩子。

9. 認為努力逃避失敗

成功源自何處?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們的未來成就。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Carol Dweck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發現,人們對於成功會有一到兩種的看法。最典型的就是這兩種不同的觀念:

固化式思維認為,我們的性格、智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是天生的,不能通過後天努力進行大幅改變,而一個人的成功,更是對其與生俱來的智慧的肯定。為成功而努力,但同時要不計一切代價避免落入失敗的陷阱。

成長式思維則認為,在重重挑戰中盡力拼搏和經歷失敗並不一定是天性愚鈍的象徵,而是一個人磨練自己的現有能力並且學習成長的過程,通過失敗這塊振奮人心的跳板,他們最終可以借此達成自己的目標。

一個人對自己的預設也是他個人能力發展的核心。這種想法對孩子的影響尤其強烈,如果父母認為孩子考砸一門考試是因為天生就不聰明,那麼孩子就會形成對自己能力的固化判斷,反之,如果父母把孩子在考試中的優異表現歸功為他們為之付出的努力,那麼他們就教會孩子用成長型思維來面對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10. 母親的職業類型

哈佛商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需要離開家去上班的母親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女孩有一個參加工作的母親,那麼這個女孩就不會過早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在正式參加工作後有更大的可能性從事管理類的崗位,並且相較于媽媽是家庭主婦的同齡人,收入會高出23%左右。

而那些母親需要出門工作的男孩們,他們在長大後會在家務勞動和照顧孩子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一項研究顯示,和母親是家庭主婦的男性相比,從小就接受媽媽要出門工作的男性平均每週多花7.5個小時照顧子女,並且多花23分鐘在家務勞動上。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Kathleen L. McGinn介紹說:”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起到了角色示範作用,子女會在不經意間模仿父母的行為模式、接受父母的觀念,因為他們認為那一定是正確的。”

11. 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美國有五分之一的孩子不幸出生和成長在貧苦家庭裡,家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潛力。

這個影響正在明顯深化。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員Sean Reardon表示,因家庭貧富而導致的成就差距正在日漸增大,2001年較25年前已經擴大了30%到40%。

作家Dan Pink曾經提出,父母的收入越高,子女在SAT中的成績就會越好。他寫道: “對於孩子的學習表現和相關成就,除了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綜合型教育手法,父母本身的社會經濟地位就已經是十分強勁的推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