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胚胎體外發育技術自2001年發展至今已日漸成熟, 科學家可以通過創造一個人造子宮來實現在人體外培育胎兒, 未來學者認為這項技術將在20年後得以應用, 但批評者認為這項技術有悖人類倫理。
體外生育技術日漸成熟 20年後得以應用
在未來三十年間, 未來學家認為胎兒將可以在人體之外的獨立式子宮裡生長。 這項被稱為“體外發育”的技術自2001年開始發展, 科學家曾通過連接在“胎盤機器”上的人造子宮來培育老鼠胚胎。
體外發育技術是在身體之外一個有機體的生長,
Advertisiment
美國-匈牙利未來學家佐爾坦·伊萬斯特認為, 這項技術將在未來20年得以應用, 且在未來30年得到廣泛應用。 他聲稱目前大部分的技術已經存在, 但法律和倫理問題將導致人體試驗被推遲。
人造子宮褒貶不一 社會人士大多反對
“人造子宮”技術一旦實現, 將會為人類帶來四大好處:一是為一些由於子宮受損無法自然懷孕的婦女帶來福音,
Advertisiment
儘管好處多多, 但不需要人體來繁殖生命聽起來毫無疑問是牽強附會和瘋狂的, 許多社會人士對這項技術提出了質疑。
2012年, 女權主義積極者安德里亞德沃金對此技術表示批評。 她說, 如今女人已經有能力來自己決定生育大事, 一旦人造子宮這項技術完善,
Advertisiment
作家索拉雅·切瑪麗補充道, 右翼反墮胎人士可能一開始會因為墮胎多了一個選擇而感到欣喜, 但很快不得不與一個徹底重新定義的“母親”作鬥爭。 誰也不能保證這些變化將對目前已經捍衛了自己生育自由的女性有益。
體外發育技術簡史
體外發育於1924年由英國科學家J.B.S.霍爾丹提出, 他預計到2074年, 只有30%的嬰兒會自然出生。 2001年, 康奈爾大學的劉Hun-Chin開始培養子宮內膜組織材料, 並使用它們來創造了一個子宮。 兩年後, 劉教授在人造子宮裡培育小鼠胚胎, 但最終它們沒有長到足月, 並且出現了畸形。 2007年, 日本東京大學的生育科學家成功他們研製了一種寬2毫米、高0.5毫米的塑膠晶片似的孵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