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生理基礎, 就是我們感知過或經歷過的事物在大腦皮質上留下了痕跡。
痕跡是什麼?錄音是在錄音帶上留下了痕跡;錄影是在錄影磁帶上留下了痕跡;記憶是在大腦皮質上留下了痕跡。 這種痕跡是什麼樣子, 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電子顯微鏡也無用武之地。 當前國外有很多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有人認為這種痕跡是腦化學分子變化的結果。 有人企圖用腦細胞的生長變化來解釋痕跡。 這與腦細胞的突觸部位發生著微觀生長及微觀萎縮有關。 從神經生理方面解釋,
Advertisiment
腦細胞用進廢退的道理, 也足以說明記憶力的發展幅度是很大的, 只要科學的培養提高、加強記憶, 絕大多數人, 記憶的效果會逐漸增強, 衰老與病變是另一回事。 人的大腦皮質約有100—150億細胞, 現代科學證明人的大腦還有很大一部分潛力未曾加以利用, 據估計, 這種未加利用的潛力, 竟達百分之90。 同樣, 一百多億腦細胞, 有多少參加了記憶的功能, 這也值得研究。 科學落後的時代, 宏觀世界(行星、恒星, 星系等巨大的物質實體的領域), 微觀世界, 亦稱小宇宙(電子、質子、中子等極微小的物質粒子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