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為婦產科常見疾病,
其主要症狀為出血與腹痛。
妊娠于28周前終止,
胎兒體重少於1000克,
稱為流產。
流產發生于孕12周前者,
稱為早期流產。
發生于12周後者,
稱為晚期流產。
導致流產的原因很複雜, 早期流產較為常見的原因為染色體異常、內分泌失調、母體疾病等。
染色體異常
早期自然流產時, 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占50%~60%, 多為染色體數目異常, 其次為染色體結構異常。 數目異常有單體、三體、多倍體等;結構異常有染色體斷裂、倒置、缺失和易位。 這些情況均可導致流產, 不過還有極少數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可能繼續發育成胎兒,
Advertisiment
胎盤內分泌失調
妊娠早期時, 除卵巢的妊娠黃體分泌孕激素外, 胎盤滋養細胞亦逐漸產生孕激素。
妊娠8周後, 胎盤逐漸成為產生孕激素的主要場所。
除孕激素外, 胎盤還合成其他激素如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及雌激素等。
在孕早期, 如果上述激素值下降, 50%的妊娠將以流產告終。 此外如胎盤內巨大梗塞可使胎盤功能降低, 影響胎兒生存。
母體疾病
患有嚴重的急性傳染病和感染疾病, 如大葉性肺炎。 患有急慢性疾病, 比如貧血、高血壓、慢性腎炎、心臟病的孕婦容易流產。 孕婦受到病毒感染, 或者准媽媽因為高熱, 而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 內分泌失調:雌激素過多與孕酮不足、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嚴重糖尿病未能控制、黃體功能不足,
Advertisiment
免疫因素
母體妊娠後, 由於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而導致母體排斥胎兒。
值得注意的是, 女性第一胎流產之後可能產生一種抗體, 稱之為“抗精子抗體”, 動物實驗證明抗精子抗體有殺死胚胎的作用。 接下去會老是流產, 可能就是由於第一次流產後在孕婦的體內產生了這種抗體的緣故。 在此提醒還未生育過的女性, 第一胎千萬不要輕易流產。
環境與神經因素
Advertisiment
過多接觸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線、噪音及高溫等), 均可引起流產。 近年來通過研究認為, 噪音與振動對人的生殖有一定影響。
另外, 驚嚇、嚴重精神刺激等也都可導致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