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造成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

什麼原因造成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是早產兒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已成為威脅早產兒視力, 甚至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呢?母嬰小編告訴你。

一、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原因

1、早產、低出生體重

視網膜發育不成熟, 有一個灰白色血管不能逾越的分界線, 阻止血管正常生長。 出生體重越低、胎齡越小, ROP發生率越高, 病情越嚴重。

2、氧療

(1)氧療時間越長, 吸入氧濃度越高, 動脈血氧分壓越高, ROP發生率越高, 病情越重。 用CPAP或機械通氣者ROP發生率比頭罩吸氧者高。

Advertisiment
患者一般均有出生後在溫箱內過度吸氧史。

(2)濃度給氧後迅速停止, 使組織相對缺氧, 從而促進ROP產生, 與吸氧時間知短無關。 動脈血氧分壓的波動對ROP進展起重要作用。

3、其他因素

(1)各種因素所致缺氧、酸中毒(pH《7.25)、貧血、輸血、高膽紅素血症、高鈉血症、低血糖、低體溫《35.6℃、動脈導管未閉、腦室內出血、敗血症、光照、應用黃嘌呤藥物等。

(2)β受體阻滯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增加脈絡膜血管緊張性, 促進ROP的發展。

(3)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PaCO2過低可致視網膜血管收縮導致視網膜缺血, 最終形成ROP。

(4)母體貧血及多胎兒等。

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症狀

常見於出生後3~6周, 臨床上分成活動期及纖維膜形成期。

活動期分為五個階段

⑴血管改變階段:為本病病程早期所見。

Advertisiment
動靜脈均有迂曲擴張。 靜脈管徑有時比正常的管徑大於3~4倍。 視網膜周邊部血管末梢可見如毛刷狀的毛細血管。

⑵視網膜病變階段:病變進一步發展, 玻璃體出現混濁, 眼底較前朦朧。 視網膜新生血管增多, 大多位於赤道部附近, 也可見於赤道部之前或後極部, 該區域視網膜明顯隆起, 其表面有血管爬行, 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視網膜出血。

⑶早期增生階段:上述局限性視網膜隆起處出現增生的血管條索, 並向玻璃體內發展, 引起眼底周邊部(大多數)或後極部(少數)視網膜小範圍脫離。

⑷中度增生階段:脫離範圍擴大至視網膜一半以上。

⑸極度增生階段:視網膜全脫離。 有時還可見到玻璃腔內大量積血。

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預防

Advertisiment

1、嚴格限制用氧

對早產兒嚴格限制用氧, 是唯一的有效預防措施, 除非因發紺而有生命危險時, 才可以給以40%濃度的氧, 時間亦不宜太長。

2、謹慎用維生素

此外, 維生素已早期大劑量應用也可能有一定預防作用。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什麼原因造成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 一旦檢查出早產寶寶視網膜病變要及時治療, 而且需要新生兒科, 鐳射醫學科等醫護人員應高度重視和密切配合, 家長更要注意做好家庭護理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