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生活中, 母親這一角色的重要性是父親無法比擬的。 母親是寶寶接觸得最多的人, 無論生活起居, 還是情感交流, 孩子身上都留下了母親們辛勞的痕跡。
但為了孩子, 母親對自己的要求已近乎苛刻, 並為此付出了所有, 但母親們的付出都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嗎?未必。 因此, 作為母親一定得思考——“什麼才是寶寶最需要的”。 為此, 我曾與成百上千位母親及成千上萬個孩子作過交談並參閱了有關育兒方面的研究資料, 從中提取了有關什麼是孩子們最需要從為他們操勞的母親那兒得到的一些觀點的精華。
Advertisiment
一、培養孩子的情商
母親們有必要向孩子說明親切有禮地待人接物與學業及體育方面出類拔萃同樣的重要。
對孩子情感方面的培養非常重要, 因為這會讓孩子的情感智商得到發展, 情商發展較好的孩子會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在生活中遙遙領先。
二、多一些表揚
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過多自責, 也會讓孩子缺乏自信, 而表揚卻能使人創造奇跡。
表揚也有正確的方法與錯誤的方法。 大多數母親在批評孩子時可以列舉出許多“罪狀”, 但表揚時卻言辭含糊不清——“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這種評價會使片刻的光彩頓然消逝。 因此表揚也應該具體些, 與其說“你很勇敢”不如說“我為你摔倒了以後仍然爬起來而感到自豪。
Advertisiment
每個人對興趣都有一個“重點區域”, 這個區域一旦受到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為母親, 你可能比誰都瞭解對於你的孩子來說什麼是重要的——可能是音樂或者是體育, 如果你不瞭解, 不妨問問孩子。
其次, 一分鐘一百次鼓勵遠勝過一次作一百分鐘的表揚, 因此, 給孩子們的表揚“少量多次”。
三、談論“禁忌”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的世界裡, 孩子們放眼接觸到的盡是暴力、毒☆禁☆品、酒精與性。 對此種話題, 一般母親是避而不談的, 原因有兩點, 一、儘量不讓孩子知道, 這樣孩子就不會涉及;二、怕和孩子談了, 讓孩子感覺這是母親鼓勵在他嘗試。 但事實正好相反,
Advertisiment
四、寬鬆的成長空間
孩子們需要得到無條件的愛, 而“無條件”並不意味不設定任何界限, 相反, 設定界限是向孩子表示他對你來說很重要。 當一個孩子越界時, 可以向他們表明你對他的這種行為而不是他們本身感到失望。 隨著孩子的成長, 對他們限制的界限應當也隨之放寬些。
尤其是男孩子, 他們想與他們的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 心理學家埃文索·貝斯索曾描寫道:男孩子們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車時, 心裡就響起車子開動的轟鳴聲, 這是與生俱來的, 他們想冒險並表現他們所見過的男子漢的力量。 隨著男孩子的長大, 他們的界限也應適當地放寬些,
Advertisiment
母親是孩子們巨大的鼓勵之源。 心理學家埃頓·萃絲在調查了250個學齡兒童後發現:近一半的孩子更想獲得一份母親而不是父親的工作。 其中一個原因, 貝斯索推測道:孩子們更想瞭解他們母親所做的事, 並想參觀他們母親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向
孩子們需要一個“道德指南針”, 這就意味著母親的道德標準將會成為孩子的參照。 並且這種道德標準會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瑣碎小事影響著孩子。
一位母親看到她五歲大的兒子騎著他的朋友——鄰居七歲大男孩的車子。 “湯姆不用這輛車, ”他兒子說, “他在學校。 ”他認為自己這麼做沒什麼不對, 因為他的朋友不會介意。
Advertisiment
當母親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正直、忠誠給予足夠的重視, 她就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價值體系, 這將成為孩子的無價之寶。 如果母親自身逃避責任, 無視他人的權利或食言, 孩子也就因此失去了行為的嚮導。
六、與孩子一起玩耍
許多母親會以沒有太多的精力或者時間來打法孩子想與她一起玩的邀請, 因為許多母親只以教育為己任。
其實, 孩子不僅需要母親輔導他學習, 更渴望與母親一起共度美好時光。 這並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需要的只是母親能否接受和他一起玩的態度, 一種願意把做功課的時間變成嬉戲或把做家務轉化為遊戲的態度。
一位朋友允許她的孩子們與他們的朋友在廚房打鬧,玩具、顏料與泥土不時地飛落到食物裡。幾年以後,她上大學的兒子帶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飯。“我總想能來你們家實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說,“我們曾在這裡擁有歡聲笑語——湯裡也飄落著玩具。”
作好母親,的確需要強烈的責任心,但母親們應該積極面對這種責任,而不要把它當作是一種負擔,更別讓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來束縛自己。與孩子一起玩,這也是孩子內心的需要。(編譯/林嶸)
採編自:《兒童與健康》
一位朋友允許她的孩子們與他們的朋友在廚房打鬧,玩具、顏料與泥土不時地飛落到食物裡。幾年以後,她上大學的兒子帶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飯。“我總想能來你們家實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說,“我們曾在這裡擁有歡聲笑語——湯裡也飄落著玩具。”
作好母親,的確需要強烈的責任心,但母親們應該積極面對這種責任,而不要把它當作是一種負擔,更別讓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來束縛自己。與孩子一起玩,這也是孩子內心的需要。(編譯/林嶸)
採編自:《兒童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