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好孩子”的定義

一兩歲的小寶貝常常不知自己因為做了什麼“好事”而得到了親吻, 也不曉得自己做了哪些“壞事”而被罵做討厭!幫你的寶貝簡單地辨別一下“對錯”, 對他對你也許都有好處。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爸爸媽媽這樣要求孩子:“你要做個好孩子!”“好孩子是不會做這樣的事的!”也許這也是你常常對孩子說的話, 甚至是你小的時候也會經常聽到的教導。 但是, 這種規勸或者說是教誨對於一個一兩歲的小孩子來說, 卻意義不是很大。

一方面, 在這個年齡孩子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開心的事、做令他們覺得好奇的事、做能引起別人注意或者反應激烈的事。

Advertisiment
對錯、好壞對於小傢伙們來說是沒有概念的。 他們只是看著大人的臉色來判斷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好玩或者有多嚴重。 另一方面, 連成年人都不能完全以“對”和“錯”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何況這些才一兩歲的小東西。

那麼, 我們就不需要教給他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嗎?就任由他們想幹什麼幹什麼、鬧個天翻地覆?當然不是了。 對於一兩歲的孩子, 在教導他們更加懂事和乖巧的時候, 需要講求更多是方式方法, 和一種讓孩子感到舒服和能接受的氣氛。

換個方式就變成“好”了

13個月的朵朵跟許多她這麼大的小孩兒一樣, 對垃圾特別地感興趣。 她總是趁人不備就溜到廚房的垃圾桶邊,

Advertisiment
伸手就往裡抓, 甚至端起垃圾桶就倒倒倒。 看著一地狼藉她就高興得咯咯笑。 爸爸媽媽嘴裡說著“真討厭”, 可也真拿他沒辦法。 一次朵朵換完紙尿褲又企圖跑去垃圾桶邊, 這時媽媽靈機一動, 讓她提著換下來的紙尿褲, 領著她走到垃圾桶邊, 讓她自己扔進去。

她扔進去了, 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都連稱她長大了, 還笑著伸出大拇指表揚她做的好!朵朵也露出以往搗亂後都不曾有的歡快。 自此以後, 朵朵每次都會特別自覺地揀起換下的紙尿褲, 把它仍進垃圾桶, 還讓大家看她的成果, 等待著眾人永遠裝也要裝得興高采烈的表揚。 朵朵終於有了一個與垃圾桶親密接觸的合理理由, 還等於是做了一件好事,

Advertisiment
她和爸爸媽媽都開心了。

如果孩子並不懂得什麼行為是“正確”的, 他其實也就並不懂得什麼行為是真正的“搗亂”, 他們的任性是極其天然的, 他們只是對這個世界太好奇, 一切的出發點就是“好玩兒”――其實這是我們成年人多麼羡慕的純真啊, 爸爸媽媽們真的不要對他們的“討厭”過於生氣。

那麼, 怎麼樣能夠同樣“好玩兒”而又把“壞事”變成“好事”, 那就要看父母們的技術和智慧了。 一兩歲的孩子就是通過這樣的一些生活經驗和與此同時父母們的正面引導, 來逐漸積累、辨別什麼樣的事情是“好”的, 什麼樣的事情不僅能夠讓自己開心, 也能讓別人不反對甚至也覺得高興。 其實想想, 真正的“好事”不就是自己和他人都滿意和愉快的事情嗎,

Advertisiment
對於大人又何嘗不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