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一詞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裡在研究動物生長的時候最先提出的。 後來, 著名的義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相處中, 發現兒童的成長中也有同樣的現象, 因而繼續加以使用。

教育範疇內的敏感期, 是指在嬰幼兒0~3歲成長的過程中, 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 在某個時間內, 孩子專心吸收環境中對自身有影響的因素, 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這一時期是人生學習的最佳時期, 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 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反之, 如果錯過了這一關鍵期, 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效果就很不理想,

Advertisiment
甚至終身難以彌補。

根據觀察研究, 0~3歲孩子的敏感期有以下特點:

1、語言敏感

當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型, 並發出牙牙學語的聲音時, 孩子就進入了語言敏感期。 學習語言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甚至成人都不能很快地學會一門語言, 但幼兒卻能容易地學會母語。 這正是因為在幼兒成長的敏感期內, 孩子具有很強的語言敏感性。 在蒙台梭利看來, 語言能力的獲得和運用, 是幼兒智力發展的外部表現之一。  

2、秩序敏感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 因為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説明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 一旦幼兒所熟悉的環境消失, 孩子就會變得無所適從。

Advertisiment
蒙台梭利在觀察中發現, 孩子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 甚至大發脾氣, 因而確定“對秩序的要求”是幼兒極為明顯的一種敏感力。 》》寶寶的健康需要爸媽的悉心照料 
蒙台梭利認為, 如果父母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 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 而當孩子不能夠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 孩子的智慧也會因此而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3、感官敏感

孩子從出生起, 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 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來吸收周圍事物。 據此, 父母可以通過玩具、音樂來使孩子的觸覺和聽覺器官更加敏銳, 引導孩子產生智慧。  

4、細節敏感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邊環境中的細小事物,

Advertisiment
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奧秘。 因此, 如果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時, 正是父母培養孩子的好時機。

5、動作敏感

蒙台梭利認為, 孩子學會走路是他第二次降生。 父母應該讓孩子在各種環境下練習行走, 包括上、下臺階, 走平衡, 走彎路等。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 內心對行走有著深切的欲望。 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 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 蒙台梭利認為手是最活躍的, 手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通過手的活動和學習, 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 不僅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 也有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  

6、社會規範敏感(也叫禮貌行為敏感)

兩歲半的孩子會有明確的交流欲望,

Advertisiment
他們已經不滿足于只與父母交往了。 他們會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 嚮往群體活動, 嚮往與其他孩子交流。 父母應該及時給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 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 擁有自律的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