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學齡期兒童的利他行為

學齡兒童對別人的需要要比學齡前兒童更加敏感, 而青少年要比小學兒童更能尋找最佳的幫助策略。 例如, 面對啼哭的小孩, 小學兒童能用言語問明原由, 表示關注, 而且設法安慰他們;相比之下, 青少年除了提供安慰之外, 還能在幾種幫助方法中選擇最佳的方法。 此外, 學齡兒童的移情和安慰的範圍顯著大於學齡前兒童。 他們不僅能對直接情境中的別人痛苦(當事人在場)表迭移情, 而且能對間接情境中的別人痛苦(當事人不在場)表達移情。 後一種移情行為是以發現和想像的能力為基礎的。

Advertisiment
正是由於這種能力, 兒童能夠通過某個弱勢個體的處境來推測整個弱勢群體的苦惱。

在此時期, 兒童與不是朋友或家庭成員的其他人的分享行為也逐漸增加。 例如, 他們要比學齡前兒童更有可能為自己不認識的人募捐, 設法幫助他們, 並且援助處於意外事故和緊急狀態中的受害者。 研究發現, 上述的幫助行為在初中階段有所增加, 而在小學後期和高中前期則呈下降趨勢, 並在高中後期再度上升。 與他們的談話記錄表明, 小學兒童感到自己沒有能力提供援助, 高中前期兒童或者對自己的幫助沒有把握(也就是說, 他們不清楚自己的説明是否為別人所需要), 或者擔心提供説明後, 結果會沒完沒了(受助者盯住他們不放)。

Advertisiment
此外, 研究還發現, 小學兒童和中學兒童在幫助別人的理由方面存在差異。 例如, 在一個關於助人行為的研究中, 規定助人後能夠得到學校獎勵或社會承認, 面對兩種誘因, 小學兒童傾向于為了學校獎勵而去助人, 而中學兒童則傾向于為了社會承認而去助人。 這些研究表明, 那些看似利他的行為, 有時並不出自利他的動機, 而是為了獲得具體的回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