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破傷風, 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四六風”, 是由一種叫做“破傷風桿菌”的細菌由臍部侵入所引起的急性嚴重感染性疾病。 這種細菌屬於厭氧菌, 生存能力極強, 在陽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存活幾十年, 能耐煮沸60分鐘, 幹熱150度1小時之久。 它生存在氧氣缺乏的環境中, 可產生破傷風痙攣毒素, 此毒素一旦與神經組織結合, 很難被中和, 並由此產生一系列表現。
新生兒破傷風是怎麼得的呢?它是孕婦分娩中應用未經消毒的剪刀、線繩來剪斷臍帶、結紮臍帶, 或接生者的手、包臍帶殘端的棉花、紗布未經嚴格消毒,
Advertisiment
新生兒破傷風有什麼表現呢?新生兒破傷風的症狀常出現在生後四至六天, “四六風”即由此而來。 如發病越早, 症狀也越重, 預後也就越差。 新生兒破傷風起病初期患兒表現為哭鬧, 煩躁不安, 吮乳困難, 漸發展至牙關緊閉, 面部表情為苦笑樣, 並有四肢發緊抽搐。 外界任何輕微的刺激, 如聲音、強光等均可引起痙攣(抽風)發作, 嚴重的還會有呼吸困難, 口唇青紫。 患兒多有低熱, 但有時體溫不升。 晚期常併發肺炎。
Advertisiment
為了預防新生兒破傷風, 在農村中必須推行新法接生, 培訓接生員, 嚴格執行消毒手續。 在條件差的地方應將剪刀煮沸1小時才能使用;緊急情況下可將剪刀在爐火上燒紅, 冷卻後再用來剪臍帶。 新生兒出生後先用碘酒及酒精消毒臍帶, 再用消毒剪刀剪斷。 結紮臍帶殘端時也需塗抹碘酒及酒精, 再用消毒紗布覆蓋包紮。 如臍帶未經嚴格消毒出理, 應及時肌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3000單位, 再行密切觀查。 但如果已經發生破傷風, 必須及時到醫院治療。
杜絕新生兒破傷風要靠醫務人員, 但更要靠快做母親的孕婦們加強衛生知識的學習, 切忌忽視, 否則的話, 定會引出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