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產褥期惡露

產後惡露

什麼是惡露

在懷孕期間, 胎盤附著於子宮內壁上, 胎兒出生後, 胎盤也隨著娩出, 但胎盤從子宮剝離後造成的創面, 還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癒合。 因此在產褥期就會有一些血液從創面排出, 除了血液外, 其中還混有壞死脫落的蛻膜組織、孕期的子宮內膜、粘液和細菌等, 這種陰☆禁☆道排出物就是惡露。

惡露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隨著子宮的縮小, 惡露顏色會慢慢變淺、量慢慢減少。

產後惡露的三階段

正常情況下, 惡露變化可分為三種:

血性惡露

血性惡露, 色鮮紅, 約持續3~4天逐漸轉為漿液惡露。

Advertisiment
血性惡露的時間過長, 表示子宮復舊不良。

漿液惡露

漿液惡露, 色淡紅。 漿液性惡露可持續7~10天, 以後逐漸變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 色澤較白, 含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產後3周裡惡露的變化

產後第一周, 惡露的量較多, 顏色鮮紅, 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塊和壞死的蛻膜組織, 稱為紅色惡露。

1周以後至半個月內, 惡露中的血液量減少, 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禁☆道分泌物及細菌, 使得惡露變為淺紅色的漿液, 此時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

半個月以後至3周以內, 惡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 但含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和細菌, 使惡露變得黏稠, 色澤較白, 所以稱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可持續兩三周。

Advertisiment

觀察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

觀察一下你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 尤其是要注意惡露的質與量、顏色與氣味的變化, 可以估計子宮恢復的快慢, 有無異常。

在產褥期, 產後子宮的重量將從1 000克減少到50~60克, 體積也不斷縮小, 6周後恢復到孕前大小。 子宮復舊好壞, 可以從子宮底下降和惡露情況來估計。 有的產婦惡露淋漓不斷, 到“滿月”時還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 有臭味, 產婦自己覺得下腹部痛、腰酸;產後6周檢查時, 子宮還沒有恢復到正常大小, 質地軟, 有壓痛等, 都是子宮復舊不全的表現。

不正常惡露的表現

正常惡露有血腥味, 但無臭味, 持續4~6周, 總量為250~500毫升。 但個體差異較大。 其中約3/4在產後第一周內排出。 一般來說日間惡露量較多而夜間較少,

Advertisiment
可能與日間惡露量較多而夜間較少, 可能與日間站立活動有利於惡露的排出有關。

血性惡露約持續3日, 逐漸轉為漿液惡露, 約2周後變為白色惡露, 約持續3周乾淨。

上述變化是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的結果。 若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胎盤、多量胎膜或合併感染時, 惡露量增多, 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並會有臭味。

惡露的護理方法

惡露的護理首先從洗手開始, 大小便後也應馬上洗手, 同時準備柔軟的衛生紙, 由陰☆禁☆道口向肛門方向擦拭消毒。

產婦的內衣內褲要勤洗勤換, 每天用溫水清洗外☆禁☆陰1次。

會陰縫合處拆線後, 傷口痊癒狀況不佳時, 可用大盆盛水坐浴以治療傷口, 坐浴時, 可把比平時入浴水溫略高的熱水放入大盆中,

Advertisiment
並加入甲酚使用, 但濃度不宜過高, 只要稀薄呈現白色即可。 坐浴的時間一次約10分鐘, 一天1~2次, 持續2~3周即可。 此法可使身體保持溫暖, 效果極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