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胎停,胎停後怎麼辦

俗話說“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在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 媽媽們就要開始擔心胎兒是否能夠健康成長, 是不是能夠順利出生, 的確, 並非所有的寶寶都能來到這個世界, 有些寶寶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順利出世, 其中胎停育就是原因之一。 小編今天和准媽媽一起瞭解一下胎停的那些事。

一、什麼是胎停?

胎停育臨床上也被稱作“稽留流產”。 是指宮內孕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死亡而停止繼續發育, 導致在28 周以前的妊娠終止。 如果准媽媽停經已經大於6 周, 但宮腔內沒有發現妊娠囊;或妊娠囊已經變形,

Advertisiment
沒有張力;在妊娠囊直徑超過4 釐米的情況下, 卻看不到胎芽;胎芽超過1.5 釐米卻看不到胎心搏動;或是通過常規檢查發現原本正常的胎心消失了, 都可能被診斷為胎停育。

二、胎停的原因是什麼?

1、 染色體異常。 無論是精子還是卵子, 只要攜帶基因遺傳物質的染色體發生了異常, 那麼即使是形成了受精卵, 胚胎也不會正常地發育。

2、接觸了有毒物質。 有害物質包括有毒的化學物質、劣質的裝修材料等等。

3、受到放射線或大量電磁輻射的照射。 准媽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照射了X光片等, 接受了大量的放射線照射。

4、服用了影響胚胎發育的藥物。 准媽媽的一些早孕反應跟感冒的症狀很相似, 而且月經週期也不十分規律, 因此, 很多人在不知自己懷孕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誤服了感冒藥。 另外, 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 在長期服用藥物的同時, 並沒有做好懷孕的準備時意外地受孕。

5、吸煙或酗酒。 很多國家在吸煙和酗酒對於胎兒生長發育方面的影響已經有了很明確的結論。 吸煙和酗酒不僅會影響女性的生殖能力, 也會對精子的品質產生影響。

6、准媽媽感染了病毒。 例如風疹、巨細胞病毒等。 感染了這些病毒後, 准媽媽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 對準媽媽的身體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影響, 但對於胎兒有可能就是致命的。

7、准媽媽患有慢性疾病。 例如嚴重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病毒性肝炎等等。

8、母體免疫系統異常。 在准媽媽體內針對胚胎, 產生抗體, 阻止了胚胎的發育。

Advertisiment

9、 胚胎發育環境異常。 例如母親的子宮內膜貧瘠、激素含量不足、子宮肌瘤或宮腔粘連。

三、胎停一般發生在什麼時候?

“胎停育”不同於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流產, 它是在胚胎尚未形成的時候就停止了發育, 一些准媽媽因為受到“很大月份遭遇胎停育, 很悲傷地去做引產”等新聞報導的影響, 整個孕期都對胎停育憂心忡忡。 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研究表明, 80% 的胎停育發生在妊娠12 周以前, 其中更多的發生在8 周以前。 如果胚胎染色體本身沒有問題, 胎兒發育器官也沒有異常, 在懷孕15 周以後發生胎停育的可能性只有0.6%。

四、警惕胎停的信號!

懷孕後6―8周時, 一旦你感覺妊娠反應日益減輕, 如不再噁心、嘔吐等早孕反應消失, 乳☆禁☆房發脹的感覺減弱,

Advertisiment
這時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這些現象可視為胎停育的早期症狀, 部分患者陰☆禁☆道出血、伴暗紅色血性白帶, 還有部分患者伴有下腹疼痛, 就要馬上到醫院進行檢查。

上述表現因人而異, 有的甚至一點跡象都沒有, 就直接出現腹痛, 然後流產, 或胎停育後無症狀通過常規B超檢查發現。

五、胎停後, 該注意些什麼?

(1)一旦確診胎停育, 要積極配合醫生儘快終止妊娠。

一部分遭遇胎停育的准媽媽, 自身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 沒有腹痛也沒有陰☆禁☆道出血, 只是在進行常規產檢時發現胎兒停止發育了, 被診斷胎停育。 當醫生建議終止妊娠時, 准媽媽往往不能接受, 不願意面對現實, 本能地想要再等等看。

實際上, 胎兒一旦停止發育,

Advertisiment
胎心消失, 就沒有再保胎的必要了。 而且胎停育後, 胚胎會釋放出一些物質, 導致母體的凝血功能異常。 對於胚胎沒能自然排出的准媽媽, 如果不及時將妊娠組織從宮腔內清除, 可能造成大出血或不完全流產等嚴重後果。 長期未排出的胚胎一旦肌化, 想要清除乾淨, 對子宮內膜的創傷也會非常巨大, 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的再次懷孕。

(2)一旦發生胎停育, 流產後至少3 個月才能再懷孕。

一般會建議准媽媽, 在胎停育流產後, 至少要來3 次月經後, 才能準備再次懷孕。 因為如果3個月內懷孕, 有兩個原因, 第一子宮恢復不完全, 第二子宮具有特殊的記憶性, 如果短時間內懷孕, 極易出現二次胎停。 如果准媽媽年齡不大, 也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 能夠多休養一段時間,讓子宮得到更充分的恢復會更好。

(3)有胎停史的媽媽,備孕之前要先去瞭解自身胎停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轍。

能夠多休養一段時間,讓子宮得到更充分的恢復會更好。

(3)有胎停史的媽媽,備孕之前要先去瞭解自身胎停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