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胎兒鏡檢查

胎兒鏡就是用直徑很細的光學纖維內鏡經母體腹壁穿刺, 經過子宮壁進入羊膜腔, 觀察胎兒、抽取臍血、取胎兒組織活檢及對胎兒進行宮腔內治療的方法。 在20世紀50年代用於臨床, 70年代趨於成熟。

(一)應用在哪方面

1、觀察胎兒 觀察胎兒是否有明顯的體表先天畸形, 如面部裂、四肢的多指(趾)、並指(趾)、腹部臍疝、背部腦脊膜膨出、外生☆禁☆殖☆禁☆器異常等。

2、抽以臍血 協助診斷胎兒有無地中海貧血、鐮狀細胞貧血、遺傳性免疫缺陷、酶缺陷、血友病、鑒別胎兒血型(Rh及ABO)等。

3、診斷有無宮內感染 如病毒感染胎兒血清**異性免疫球蛋白(IgM)。

Advertisiment

4、胎兒組織活檢 如皮膚活檢可發現大皰病、魚鱗病。 肝活檢可發現鳥氨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

5、B型超聲輔助下宮內治療 宮內輸血, 可直接注入臍靜脈。 腦積水或泌尿道梗阻, 放置導管引流, 以防受壓組織器官進一步損害。 用鐳射切除寄生胎以及宮內治療腹裂。 某些孿生妊娠中, 中有一個胎兒具有先天異常進可採用胎兒鏡作選擇性墮胎。

(二)胎兒鏡檢查時間

一般根據羊水的量, 胎兒的大小, 臍帶的粗細和檢查的目的。 妊娠15—17周時, 羊水達足夠量, 胎兒也較小, 適宜觀察外形;妊娠18—22周時, 羊水繼續增多, 臍帶增粗, 適宜作胎血取樣;妊娠22周後, 羊水透明度下降, 不利於觀察。

(三)操作步驟

1、術前按下腹部手術常規備皮, 排空膀胱,

Advertisiment
術前10分鐘肌注呱替啶50mg, 手術者常規洗手, 嚴格保持無菌操作。

2、選擇穿刺點 術前用B型超聲檢查, 選擇穿刺點, 要求套管刺入子宮時避免貫穿胎盤, 並盡可能靠近臍帶, 可選擇子宮體前壁、側壁或宮底部的無胎盤附著區, 但一般不選擇子宮下段, 因該外收縮性差, 穿刺後創口不易閉合, 容易發生羊水漏出。 胎盤附著在子宮後壁時, 雖無貫穿胎盤的顧慮, 但以子宮前壁中央部位為好, 這樣便於胎兒鏡下、下、左、右移動;胎盤附著在子宮前壁進可選擇無胎盤附著區穿刺。 還需注意穿刺點下的羊水量, 便於順利刺入羊膜腔。

3、局麻, 尖刀片作2mm切口深達皮下, 助手扶助子宮將其固定, 帶芯套管從皮膚切口垂直刺入。 穿刺過程中有兩次落空感,

Advertisiment
第一穿過腹部肌層, 第二次穿過子宮壁進入羊膜腔, 抽出針芯, 可見羊水湧出, 換上胎兒鏡。

4、接上冷光源, 觀察胎兒外形, 在胎兒鏡視野下, 可觀察到粉紅色胎兒皮膚、紅色胎盤和乳白色臍帶。 見到臍帶可將取樣針刺入抽吸胎血。 應該強調的是刺入時迅速進針, 並掌握刺入深度。 胎盤胎兒面的血管表面僅被一層羊膜覆蓋, 血客壁又較薄, 抽血後出血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最好從臍帶抽血。 還可作皮膚、肌肉活檢等。

5、檢查完畢, 將胎兒鏡連同套管退出, 紗球壓迫腹壁穿刺點5分鐘, 包紮, 平臥3—5小時, 觀察母體的脈搏、血壓、胎心率、子宮收縮、羊水及血液漏溢。 一般不給抑制子宮收縮藥物, 因為子宮肌鬆馳, 不利於宮壁創口閉合, 容易發生羊水漏出,

Advertisiment
羊水外溢可導致流產。

(四)注意事項

胎兒鏡檢查, 操作要輕柔、仔細。 儘量防止引起感染、出血、損傷或流產等併發症。 據文獻報告, 早產率大約在8%—10%, 胎兒宮內死亡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