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晚或分娩期, 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 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 稱為胎盤早剝。
主要症狀:1.輕型以外出血為主, 胎盤剝離面通常不超過胎盤的1/3, 多見於分娩期。 主要症狀為陰dao流血, 出血量一般較多, 色暗紅, 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 貧血體征不顯著。
若發生於分娩期則產程進展較快。 2.重型以內出血為主, 胎盤剝離面超過胎盤的1/3, 同時有較大的胎盤後血腫, 多見於重度妊高征。 主要症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 其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後積血多少而不同, 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
Advertisiment
預防:加強產前檢查, 積極預防與治療妊高征;對合併高血壓病、慢性腎炎等高危妊娠應加強管理;妊娠晚期避免仰臥位及腹部外傷;胎位異常行外倒轉術糾正胎位時, 操作必須輕柔;處理羊水過多或雙胎分娩時, 避免宮腔內壓驟然降低。
治療:
1.糾正休克患者入院時, 情況危重、處於休克狀態者, 應積極補充血容量, 糾正休克, 儘快改善患者狀況。 輸血必須及時, 儘量輸新鮮血, 既能補充血容量, 又可補充凝血因數。
2.及時終止妊娠胎盤早剝危及母兒的生命安全。 母兒的預後與處理是否及時有密切關係。
Advertisiment
3.防止產後出血胎盤早剝患者容易發生產後出血, 故在分娩後應及時應用子宮收縮劑如催產素、麥角新堿等, 並按摩子宮。 若經各種措施仍不能控制出血, 子宮收縮不佳時, 須及時作子宮切除術。 若大量出血且無凝血塊, 應考慮為凝血功能障礙, 並按凝血功能障礙處理。
4.凝血功能障礙的處理。
5.預防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