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樣的家庭氣氛可以幫助孩子成長!@其他家長

亞伯特是喬治五世國王的次子, 他是7歲時開始口吃的。 在某種程度上, 是父親和周圍的人對他的態度, 誘發了亞伯特的口吃。 因為喬治五世一貫嚴厲強勢, 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 使得亞伯特沒有了自信, 從原本的偶爾說話不順暢變成了嚴重的口吃。 最後, 當8個名醫都失敗之後, 一位沒有行醫資格的戲劇導演將亞伯特"治療"好了, 他用的方式就是, 用最大的努力幫助亞伯特恢復自信。

我們都知道, 性格很重要, 從孩子成長來看, 性格決定行為, 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在孩子性格形成的童年時期, 如何培養性格,

Advertisiment
比獲取知識更為重要;童年的性格一旦形成, 將伴隨孩子一生。 良好的家庭氛圍, 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很多家長也和喬治五世一樣, 想儘快把孩子培養成才, 不惜為此付出時間、經歷和金錢。 但是, 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夠自信、不夠開朗, 那麼, 也正如亞伯特一樣, 即便以後當上了國王, 也會遇到諸多的問題。 那麼, 該如何在孩子童年時期, 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家庭氛圍呢?

原則一家庭氣氛應該輕鬆、溫馨、民主, 不要專制、蠻橫、獨裁。

很多家長特別害怕自己在家裡沒有權威——有一次, 我和一位剛當上爸爸的朋友差點吵起來, 他無論如何都要堅守一條, "兒子必須聽老子的", 認為"不如此的話, 那還不亂了"。 當時, 我實在無法說服這位名牌大學碩士畢業的現代爸爸,

Advertisiment
該如何清除落後的教育觀念。

後來, 我慢慢冷靜下來, 和他一步步地分析:

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強勢, 那麼, 孩子就會形成服從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裡是一頭獅子, 那麼, 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一隻綿羊;

當你盛年的時候, 孩子會崇拜你的智力、見識, 甚至是體力, 但孩子成長之後, 就會拋棄你、反抗你;

你要孩子必須聽你的, 那麼, 你就給孩子畫了一個框, 以後, 無論孩子怎麼發展, 都不會比這個框更大。

我不知道我的這位朋友聽進去了多少, 但我真的很想告訴所有的家長, 千萬不要在家庭教育中, 太過於"想當然"——很多你一直認為"本來不就應該是這樣"的事情, 其實是需要多多思考,

Advertisiment
多多琢磨的。

原則二每個家庭成員無論性別、年齡的差異, 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都有自己的尊嚴。

這個道理其實一點兒都不深奧, 將心比心, 每個人都會明白。 但真正地做起來, 尤其是對待自己的孩子, 還真不容易。

有一次, 我帶著孩子參加一個活動, 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爸爸在看著男孩寫作業。 "兩位數除以三位數, 你豬啊!", "知道嗎, 你豬腦子啊!"……那位爸爸就坐在孩子對面, 眼睛緊緊盯著孩子的一筆一劃, 只要有一點錯誤, 他就厲聲訓斥, 還不時抬起手掌拍打孩子的腦袋。 那位本來長得挺健壯的孩子, 一邊帶著哭腔低聲回應著, 一邊滿頭是汗地哆嗦著寫作業。

我不知道這位爸爸是出於什麼心理, 在幾十位家長和孩子的面前,

Advertisiment
在如此公眾的場合當眾羞辱自己的孩子——是要借此樹立自己權威, 還是要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呢?

無論是哪個, 我都認為這位家長是在做一個令他以後註定會後悔一生的舉動。 我和周圍的家長、孩子, 一起用充滿同情地眼光看著那個可憐的孩子。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獨立、機智, 但家長在這樣的場合連著罵孩子十幾句"豬", 孩子當時鑽地縫的心都有, 還怎麼培養良好的性格呢?

我不知道, 要到什麼時候, 這位爸爸才會從教訓中覺悟到:我們要求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時候, 不是靠說教, 而是要自己做到。 孩子不會因為你說該如何做而做, 而是看你如何做而學。

原則三給孩子提供快樂輕鬆的學習、成長環境。
Advertisiment

現代的醫學和心理學, 已經證明,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 如果有生動、充滿活力、令人愉快的體驗, 那麼, 最容易學會、最容易學牢靠。 換句話說, 心情好, 學得好!

那麼, 我們為什麼要盯著孩子的作業本, 一道題沒做對就大吼大叫, 施以重壓呢?這樣的環境, 孩子的性格養成, 學習能力, 又怎樣能良性發展呢?

所以, 我們家長要做的, 不是陪孩子寫作業, 而是陪孩子玩遊戲;不是訓斥孩子不聽話, 而是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 而是陪孩子閱讀;不是逼孩子成才, 而是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最後, 讓我們再回到亞伯特的故事——那個口吃的國王亞伯特, 當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 感同身受之下, 他就和自己的父親完全相反, 對孩子非常寬容, 他的兩個女兒生活得非常快樂和自由——大女兒就是現在的伊莉莎白女王。

不過,雖然亞伯特後來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國王,但童年的性格陰影,一直伴隨著他的畢生——口吃一直沒有完全恢復。同時,由於他為了緩解精神壓力而過度抽煙,早早就患上了肺癌,不到60歲就去世了。

亞伯特的一生,當為我們所有做父母的警醒: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你種下什麼種子,就會結什麼果實;而且,一旦種子播下,後面無論你費多少工夫去修建、嫁接,都很難改變;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成績上,多花費時間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吧,那比什麼都重要!

他的兩個女兒生活得非常快樂和自由——大女兒就是現在的伊莉莎白女王。

不過,雖然亞伯特後來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國王,但童年的性格陰影,一直伴隨著他的畢生——口吃一直沒有完全恢復。同時,由於他為了緩解精神壓力而過度抽煙,早早就患上了肺癌,不到60歲就去世了。

亞伯特的一生,當為我們所有做父母的警醒: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你種下什麼種子,就會結什麼果實;而且,一旦種子播下,後面無論你費多少工夫去修建、嫁接,都很難改變;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成績上,多花費時間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吧,那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