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更有益

親子關係, 通俗地說, 即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在我們的想像中, 由血緣關係決定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最溫暖和親密的, 然而生活中的現實常常使人很無奈。 最近, 同時有幾位朋友向我訴苦:自己和孩子的關係不好, 孩子不和自己交心等等;這些朋友的孩子都正處於青春期的年齡, 是反叛性比較強的時期。 簡單詢問這些朋友的經歷就能得知: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大多是以前埋下的隱患: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沒有意識到應該和孩子建立一種健康的親子關係。 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健康的呢?親子關係的品質對孩子的成長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Advertisiment

親子關係是人一生中最早建立的一種人際關係, 是孩子與其他人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在兒童心理學裡有個很重要的概念——依戀, 說的就是嬰兒和母親之間的關係。 “依戀”指的是兒童與母親(或替代母親的照料者)之間形成的強烈的情感聯繫。 通俗地說, 就是孩子希望時刻和自己的媽媽待在一起, 不願和媽媽分離, 分離會使他們感到痛苦和不安;對於母親來說也一樣, 不願和自己的孩子分離;這是個雙向的關係。 由於孩子是更弱小的, 所以研究者更多地關注了嬰幼兒對母親的依戀, 發現了依戀的形成對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艾恩斯沃斯通過觀察和分析嬰兒在陌生情景中的行為表現,

Advertisiment
將嬰兒對母親的依戀分為三種類型:

(1)安全型依戀(secure attachment)。 這類兒童, 母親在場時能愉快地遊戲和探索, 母親離開時他們會出現不良情緒, 例如哭鬧、不安等, 但母親回來後很快又恢復平靜。 他們對陌生人的反應比較積極, 能順利地與陌生人交往。

(2) 回避型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 這類兒童, 母親在場或不在場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母親離開時他們也並沒有表現出消極情緒, 研究者認為, 實際上這類兒童還未形成對人的真正依戀。

(3)抵抗型依戀(resistant attachment)。 這類兒童似乎離不開母親, 母親離開時他們極度痛苦, 但母親返回後, 他們又表現出矛盾心理:既想尋求與母親的親近, 又在母親親近自己時生氣地拒絕和反抗母親,

Advertisiment
表現得很矛盾。

[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