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樣的食物是給寶寶的優質蛋白質

要真正做到寶寶的營養均衡, 還是應該多參考有關的營養讀物。 很多書都會說到一個“優質蛋白質”, 比如某某疾病時營養要跟上, “優質蛋白質應該占蛋白質攝人的40%以上”。 這個“優質蛋白質”是個什麼東東啊?

人類有8種氨基酸必須從體外吸收, 體內不能合成。 這8種氨基酸含量豐富的食物, 就對人更有益。 所以有人就按照這個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給各種食物進行了“評分”。

此分值越大, 含有氨基酸的水準越接近於人體需要。 有人按照這個思路給各類蛋白質打了分數, 分數越接近100越好, 其含量越接近人體的需要——也就是分數越高越“優質”。

Advertisiment

如果非要把1~3歲的嬰幼兒營養過程按照食物類別進行一個階段劃分, 按照傳統教材應該是:全母乳階段(1~6個月)、添加輔食階段(6~12個月)、簡單(前成人食物)食物階段(1~2歲)以及普通食物階段(2歲以上)。

這個劃分大約也是父母們一直依照執行的階段。 大家坐在一起議論寶寶養育的時候, 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 你們家的輔食添了什麼啊, 你們家寶寶天天吃啥啊, 寶寶能吃肉(魚、蝦……)嗎?你家寶寶還喝奶嗎?

如果現在告訴你, 提出這些問題的基點就很有問題, 或者說上面說的那個食物階段的劃分就很有問題, 你是不是很意外?

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如果一個媽媽問另一個媽媽, 你家寶寶還喝奶嗎, 那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

Advertisiment
這位媽媽認為寶寶發育到一定階段就可以停止服奶了, 奶中的營養完全可以由其他食物來供給了。

而營養學一般認為, 如果條件許可, 為了營養均衡和健康, 一個人應該終身服用乳製品特別是鮮奶和調製奶。 奶中豐富的必需營養成分, 以及其吸收效率都是其他任何天然食物都無法比擬的——換言之, 喝奶和不喝奶, 營養水準和營養均衡狀態會有區別。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嬰幼兒、兒童、老年人應該服用鮮奶或乳製品。 這些人群應該屬於“營養弱勢”人群, 其吸收能力, 利用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必需營養素的能力, 以及貯備這些營養素的能力都較其他人群為弱, 而奶是食物補充的最好途徑——既然有這麼好的途徑,

Advertisiment
又物美價廉, 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