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疾病易被父母忽略_怎樣預防嬰兒生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

什麼疾病易被父母忽略?如果你家的寶寶屬於0-3歲這個行列, 做媽媽的一定要做一個業餘的醫學“愛好者”, 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自己身體的不適還不能清楚地表達, 有些疾病會被忽略。 那麼, 什麼疾病易被父母忽略?

什麼疾病易被父母忽略?

一些童年時期的健康問題很容易被忽略。 以下是五個最常被忽略的問題——還有你需要協助醫生發現問題的做法。

1、 斜視

什麼是斜視?

眼睛的失調—— 一隻眼可能會看上去在“遊蕩”。 一邊的眼肌可能比另一邊弱, 可能會導致兩眼之間或(和)與大腦有關聚焦部分的不聯繫。

Advertisiment
如果斜視沒有被治療(給較強的眼睛戴上眼罩來使較弱的眼睛得以練習;手術;眼鏡;或混合治療), 可能會導致弱視, 即較弱的那隻眼幾乎完全不能使用。

為什麼難以發現:

孩子的眼睛在檢查時可能看上去是正常的, 因此醫生可能不會留意到問題。

Advertisiment
新生嬰兒的眼球可能會不同步, 但到3至6個月時, 眼睛在大部分時候應該是同步工作的。

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忙:

每星期用手電筒檢查孩子的眼睛——在孩子6到12英寸的地方握住手電筒, 檢查光點在每只眼睛是否在同一處。 如果不是, 讓醫生更深入地檢查。

2、 耳朵感染

什麼是耳朵感染:

一種中耳的感染, 是因為耳中液體的積聚, 為細菌創造了溫床。 至少70%的感染是發生在感冒之前。 孩子對耳朵感染特別敏感, 因為兒童的咽鼓管——即排出液體的通道——是很窄的。

為什麼難以發現:

一些症狀與普通感冒的症狀一樣——例如鼻塞、輕燒和過敏。 如果耳朵疼痛兒童通常會拉扯或摩擦耳朵, 但也有可能不疼。

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忙:

Advertisiment

這是你的偵探技巧能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媽媽們經常會說她們能分辨孩子感冒時耳朵正受感染, 而且孩子不想躺下, 或者用不同方式照料(在中耳的液體導致的壓力使孩子平躺或吞咽時耳朵會很痛)。 其它你應該留意的症狀:眼鏡內眼角流出的黃色液體;濃厚粘稠的鼻腔分泌物;增強的偏執和興奮;眼底的藍圈;無神的眼睛;還有整體面色表達出“我真的感覺壞極了!”

還有, 媽媽們通常在不確定孩子是否患了比感冒要重的病時找醫生。 如果你確信有, 馬上說出來。

3、發育遲滯

什麼是發育遲滯:

5或6個月時, 在身體、認知、行為、情感或社交能力發育上的任何明顯的遲緩。

為什麼難以發現:

因為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嬰兒發育——有“正常的”晚學會走路和晚學會說話的嬰兒——通常醫生在孩子遠遠超出外部種類之前很難做出診斷。

Advertisiment
另外, 醫生幾個月才檢查你的孩子15分鐘;這麼短的觀察時間很難做出判斷。 而且為了讓發育測試準確, 兒童需要在冷靜和放鬆的狀態, 當然, 在檢查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覺得累、情緒不穩、恐懼或沒有接受全面檢查的心情。

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忙:

通過在嬰兒記錄本或健康記錄本上記錄過程, 嘗試客觀地觀測孩子的生長進程。 當你在整理條目時記錄孩子3至6個月之前的狀態;如果她成長穩定, 那麼你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如果你發現孩子生長過程中的停滯, 諮詢兒科醫生。

4、注意力缺乏症和多動症

什麼是多動症?

注意力缺乏症(ADD)和多動症(ADHD)導致兒童在學習、思考和行動上與別的兒童不同。

Advertisiment
這些狀況一特殊的行為——例如注意遲鈍、注意力渙散、衝動和多動症裡的過度活躍——為特色。

為什麼難以發現:

正如醫生只有很少時間在每次會診時檢查孩子的發育進程, 醫生也只有很有限的一點時間來評估孩子的行為。 而且事實上醫生也不可能遭快速檢查的時候知道孩子在不同情況下(學校、玩耍時)的不同行為。

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忙:

通常父母和醫生很難判斷孩子只是古怪多變還是真的在努力, 但還是有注意力缺乏症和多動症的線索可循, 包括極端的、無常的發怒、沒有隨年齡增長的短注意時間, 和不適當的社交行為(例如經常打斷別人談話)。 如果你留意到以上任何一種行為,保持紀錄在孩子的健康記錄本上,包括這種行為出現的頻率和這種行為如何影響孩子;你可能會留意到他在學校表現不是很好或不喜歡學習,或者自尊心不高(這是醫生必須知道的重要事項)。如果你很擔憂並從兒科醫生處得不到幫助,尋找別的解決方法或找專家治療。

5、尿路感染(UTI)

什麼是尿路感染:

是膀胱、腎或尿道(用於排尿的通道)的一種感染,由尿路管進入的通過來自其他部位血流進入的細菌導致。膀胱常受感染,女孩會比男孩更經常感染,因為女孩的尿道更短。

為什麼難以發現:

尿路感染是在嬰兒和幼兒中最難發現的狀況之一。當成年人患尿路感染時,他會尿頻尿痛。但在3歲以下的嬰兒身上,這種症狀會變得很模糊。最有可能促使醫生檢查尿路感染狀況的是莫名的發燒。嘔吐和無法安撫的哭喊也是線索。

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忙:

未被發現的尿路感染(因此未被治療的)能導致嚴重的腎破壞。除了發燒、嘔吐和哭喊,最可靠的症狀之一便是只有幼兒母親才會發現的的細節:孩子就是行為怪怪的,但他明顯是生病了並感到不舒服。在這種情況下,詢問孩子:“你是不是患了尿路感染?”一旦孩子能順利行走(在3歲左右之前),記錄下來,他能直接告訴你:“媽媽,當我撒尿時我感到痛。

怎樣預防嬰兒生病?

首先,是情緒的改變

從情緒變化能看出寶寶是否可能生病,健康寶寶在他需求得到滿足後,精神飽滿、兩眼有神、不哭不鬧,而且容易適應環境,但生病的孩子情緒往往異常。

寶寶發熱常會煩躁不安、面色發紅、口唇乾燥,多為發熱徵象;而目光呆滯、兩眼直視、兩手握拳常是驚厥預兆;哭聲無力或一聲不哭往往提示病情嚴重。除以上明顯徵兆外,寶寶還可能表現出萎靡不振、煩躁不安或愛發脾氣。父母要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及時就診。

專家提示:對於寶寶因疾病而產生的情緒反應,父母一定不要對他呵斥,一方面要予以理解,另一方面更要愛護他。因為疾病和情緒可以相互影響,寶寶疾病會使他情緒發生變化,而不良情緒又會加重病情。

其次,則是飲食的改變

健康的兒童能按時進食,食量也較穩定。如果發現食欲減少、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話,往往是寶寶患病的前兆。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結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鋅、維生素A或D中毒也都可能引起食欲低下。

如果嬰兒平時吃奶、吃飯很好,現在突然拒奶或無力吸吮,或不肯進食或進食減少,則可能存在感染的情況。

生病寶寶的食欲改變並不僅僅體現在食欲不佳上,有些疾病還會使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兒童糖尿病,多飲多食,吃不飽,即使吃得多,體重也還是不升反降。

專家提示:對於由進食習慣不好而引起的食欲不佳,家長千萬不要對之用哄騙、打罵的方式來強迫孩子進食。

第三是睡眠的改變

正常的嬰兒一般入睡較快,睡得安穩,睡姿自然,呼吸均勻,表情自如。

生病的寶寶通常夜間睡眠狀況都不好,如: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穩等。各種疼痛,如牙痛、頭痛和神經痛等都會使寶寶夜間睡眠不好,瘙癢、腸胃系統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會使寶寶從夜間睡眠中驚醒。

睡前煩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後顏面發紅、呼吸急促可能是發熱;若入睡前愛用手搔抓肛門,可能是患了蟯蟲病;患佝僂病的寶寶也常會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後大汗淋漓,平時容易激怒;而睡覺前後不斷咀嚼、磨牙,則可能是睡前過於興奮或有蛔蟲感染。

專家提示:檢查被子和尿布等情況,如果沒有異常情況的話,則可能是疹子、發熱或咳嗽。

第四是呼吸的改變

嬰幼兒呼吸系統處於發育階段,患病時易引起呼吸異常。

若寶寶呼吸變粗、頻率增加或時快時慢,面部發紅則可能是發熱;張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動作是鼻子不通氣的表現;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50次,鼻翼扇動,口唇周圍青紫,呼吸時肋間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性橫隔膜疝氣等病,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

有時小兒不能平臥,身體發熱,咳嗽頻繁,常常提示患有支氣管炎;如果突然出現的咳喘伴哮鳴音,則常常是哮喘發作。小兒經常口唇紫紺、面色灰青,要提防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臟病。

如何正確的數呼吸: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診斷寶寶是否健康的標準:在寶寶相對安靜狀態下數每分鐘呼吸的次數。

1.數滿一分鐘,每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如果將一呼一吸算二次呼吸就錯了。

2.發現寶寶的呼吸頻率大於該年齡小兒的呼吸頻率,應當反復數幾次,如果確實快的話應當及時就醫或諮詢你的醫生。

3.嬰幼兒呼吸發育不完全,胸廓活動範圍小,多呈腹式呼吸,因此觀察小兒呼吸時的腹部起伏運動,數的呼吸會更正確。

4.數呼吸應當在小兒安靜時數較正確,因為小兒哭吵、運動、進食前後呼吸均會加快,這時數的呼吸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第五是體重的改變

嬰幼兒出生後,體重增加速度加快。如體重增長速度減慢或下降,則應懷疑疾病的影響,如腹瀉、營養不良、發熱、貧血等症狀或疾病。

因此,作為父母,對嬰幼兒吃、玩、睡和精神狀況,經常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就應引起重視並應及時就醫,尋找原因,及早治療。

嬰兒體重的計算標準: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準體重(kg)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準體重(kg)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kg)

但是,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準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恒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範圍,我們把這個數值範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以內的範圍。超過這一範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0%就是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50%就是重度肥胖。低於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5%就是輕度消瘦,低於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5%就是重度消瘦。輕度肥胖和輕度消瘦屬於輕度營養不良,重度肥胖和重度消瘦屬於重度營養不良。

第六是排便的異常

排便異常也是寶寶生病的徵兆,便秘和腹瀉都預示著寶寶身體不適。95%的便秘屬於功能性原因,這並非身體本身異常,通常給寶寶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纖維食品就可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應該鼓勵孩子多活動,增強參與排便肌肉的肌力,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但如果是新生兒出現便秘,最好還是要找一下兒科醫生,以排除身體本身的異常。

病理性腹瀉可從大便的性質來分析腹瀉原因,如小腸發炎的糞便往往呈水樣或蛋花湯,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專家提示:腹瀉寶寶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腸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餵養的孩子要少吃油膩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瀉。同時,每次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並用毛巾擦乾,塗些爽身粉。

如果你留意到以上任何一種行為,保持紀錄在孩子的健康記錄本上,包括這種行為出現的頻率和這種行為如何影響孩子;你可能會留意到他在學校表現不是很好或不喜歡學習,或者自尊心不高(這是醫生必須知道的重要事項)。如果你很擔憂並從兒科醫生處得不到幫助,尋找別的解決方法或找專家治療。

5、尿路感染(UTI)

什麼是尿路感染:

是膀胱、腎或尿道(用於排尿的通道)的一種感染,由尿路管進入的通過來自其他部位血流進入的細菌導致。膀胱常受感染,女孩會比男孩更經常感染,因為女孩的尿道更短。

為什麼難以發現:

尿路感染是在嬰兒和幼兒中最難發現的狀況之一。當成年人患尿路感染時,他會尿頻尿痛。但在3歲以下的嬰兒身上,這種症狀會變得很模糊。最有可能促使醫生檢查尿路感染狀況的是莫名的發燒。嘔吐和無法安撫的哭喊也是線索。

你能做些什麼來幫忙:

未被發現的尿路感染(因此未被治療的)能導致嚴重的腎破壞。除了發燒、嘔吐和哭喊,最可靠的症狀之一便是只有幼兒母親才會發現的的細節:孩子就是行為怪怪的,但他明顯是生病了並感到不舒服。在這種情況下,詢問孩子:“你是不是患了尿路感染?”一旦孩子能順利行走(在3歲左右之前),記錄下來,他能直接告訴你:“媽媽,當我撒尿時我感到痛。

怎樣預防嬰兒生病?

首先,是情緒的改變

從情緒變化能看出寶寶是否可能生病,健康寶寶在他需求得到滿足後,精神飽滿、兩眼有神、不哭不鬧,而且容易適應環境,但生病的孩子情緒往往異常。

寶寶發熱常會煩躁不安、面色發紅、口唇乾燥,多為發熱徵象;而目光呆滯、兩眼直視、兩手握拳常是驚厥預兆;哭聲無力或一聲不哭往往提示病情嚴重。除以上明顯徵兆外,寶寶還可能表現出萎靡不振、煩躁不安或愛發脾氣。父母要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及時就診。

專家提示:對於寶寶因疾病而產生的情緒反應,父母一定不要對他呵斥,一方面要予以理解,另一方面更要愛護他。因為疾病和情緒可以相互影響,寶寶疾病會使他情緒發生變化,而不良情緒又會加重病情。

其次,則是飲食的改變

健康的兒童能按時進食,食量也較穩定。如果發現食欲減少、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話,往往是寶寶患病的前兆。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結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鋅、維生素A或D中毒也都可能引起食欲低下。

如果嬰兒平時吃奶、吃飯很好,現在突然拒奶或無力吸吮,或不肯進食或進食減少,則可能存在感染的情況。

生病寶寶的食欲改變並不僅僅體現在食欲不佳上,有些疾病還會使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兒童糖尿病,多飲多食,吃不飽,即使吃得多,體重也還是不升反降。

專家提示:對於由進食習慣不好而引起的食欲不佳,家長千萬不要對之用哄騙、打罵的方式來強迫孩子進食。

第三是睡眠的改變

正常的嬰兒一般入睡較快,睡得安穩,睡姿自然,呼吸均勻,表情自如。

生病的寶寶通常夜間睡眠狀況都不好,如: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穩等。各種疼痛,如牙痛、頭痛和神經痛等都會使寶寶夜間睡眠不好,瘙癢、腸胃系統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會使寶寶從夜間睡眠中驚醒。

睡前煩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後顏面發紅、呼吸急促可能是發熱;若入睡前愛用手搔抓肛門,可能是患了蟯蟲病;患佝僂病的寶寶也常會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後大汗淋漓,平時容易激怒;而睡覺前後不斷咀嚼、磨牙,則可能是睡前過於興奮或有蛔蟲感染。

專家提示:檢查被子和尿布等情況,如果沒有異常情況的話,則可能是疹子、發熱或咳嗽。

第四是呼吸的改變

嬰幼兒呼吸系統處於發育階段,患病時易引起呼吸異常。

若寶寶呼吸變粗、頻率增加或時快時慢,面部發紅則可能是發熱;張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動作是鼻子不通氣的表現;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50次,鼻翼扇動,口唇周圍青紫,呼吸時肋間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性橫隔膜疝氣等病,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

有時小兒不能平臥,身體發熱,咳嗽頻繁,常常提示患有支氣管炎;如果突然出現的咳喘伴哮鳴音,則常常是哮喘發作。小兒經常口唇紫紺、面色灰青,要提防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臟病。

如何正確的數呼吸: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診斷寶寶是否健康的標準:在寶寶相對安靜狀態下數每分鐘呼吸的次數。

1.數滿一分鐘,每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如果將一呼一吸算二次呼吸就錯了。

2.發現寶寶的呼吸頻率大於該年齡小兒的呼吸頻率,應當反復數幾次,如果確實快的話應當及時就醫或諮詢你的醫生。

3.嬰幼兒呼吸發育不完全,胸廓活動範圍小,多呈腹式呼吸,因此觀察小兒呼吸時的腹部起伏運動,數的呼吸會更正確。

4.數呼吸應當在小兒安靜時數較正確,因為小兒哭吵、運動、進食前後呼吸均會加快,這時數的呼吸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第五是體重的改變

嬰幼兒出生後,體重增加速度加快。如體重增長速度減慢或下降,則應懷疑疾病的影響,如腹瀉、營養不良、發熱、貧血等症狀或疾病。

因此,作為父母,對嬰幼兒吃、玩、睡和精神狀況,經常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就應引起重視並應及時就醫,尋找原因,及早治療。

嬰兒體重的計算標準: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準體重(kg)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準體重(kg)1歲以上:8+年齡×2=標準體重(kg)

但是,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準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恒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範圍,我們把這個數值範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以內的範圍。超過這一範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0%就是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50%就是重度肥胖。低於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5%就是輕度消瘦,低於標準體重-標準體重×25%就是重度消瘦。輕度肥胖和輕度消瘦屬於輕度營養不良,重度肥胖和重度消瘦屬於重度營養不良。

第六是排便的異常

排便異常也是寶寶生病的徵兆,便秘和腹瀉都預示著寶寶身體不適。95%的便秘屬於功能性原因,這並非身體本身異常,通常給寶寶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纖維食品就可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應該鼓勵孩子多活動,增強參與排便肌肉的肌力,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但如果是新生兒出現便秘,最好還是要找一下兒科醫生,以排除身體本身的異常。

病理性腹瀉可從大便的性質來分析腹瀉原因,如小腸發炎的糞便往往呈水樣或蛋花湯,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專家提示:腹瀉寶寶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腸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餵養的孩子要少吃油膩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瀉。同時,每次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並用毛巾擦乾,塗些爽身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