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睡姿好 專家告訴你

前曲後卷形如弓――側睡

側睡, 分左側睡及右側睡, 是目前最多專家建議父母給寶寶實行的睡眠姿勢。

這種睡眠姿勢對寶寶各重要器官無過分壓迫, 也利於肌肉放鬆。 若新生兒有溢奶情形並不致於噎入氣管, 所以剛吃過奶已睡著的寶寶, 最好讓他側睡。

另外, 有呼吸道及心臟問題, 或扁桃腺特別腫大、發炎的寶寶皆可采側睡, 有幫助排痰的功用。

優點

1、右側睡有助消化。

2、寶寶呼吸較順暢。

3、可減少溢奶或嘔吐時被嗆到。

缺點

1、不易長時間維持此姿勢。

2、對於還不會翻身的寶寶, 父母要經常協助變換姿勢。

叮嚀

Advertisiment

1、可以多利用大小枕頭或將大毛巾卷成軸狀, 塞在寶寶背部以及身體與床墊之間的縫隙來固定睡姿。

2、長時間同一邊側睡也會使孩子頭型歪偏, 最好每3~4小時翻身一次。

專家開講

睡姿VS頭型

為什麼頭型可以被塑造

即使是胎位正, 頭位產的自然產寶寶, 因為經過產道的擠壓, 新生兒的頭型或多或少會有變形, 通常是比較尖。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新生兒科醫師陳志誠表示:“這或許也是造物主的恩賜。 寶寶的頭顱是由多塊頭骨組合而成, 新生兒的骨縫尚未閉合, 所以經過產道時因壓力而變形的同時, 也意味著出生後可以回復或被塑形。 ”

最好的頭型塑造法

陳志誠醫師認為:“睡姿是最好的矯正方法, 通常不會以外力矯正,

Advertisiment
因為寶寶有自然恢復皎好頭型的本能, 父母只要經常協助改變各種睡姿即可。 ”

據瞭解, 長期仰睡會導致後腦頭型扁平, 長期趴睡會導致臉長額凸;長期同一側睡會導致頭型歪偏。 因此寶寶頭型的美觀與否, 完全取決於寶寶本身睡覺的習慣, 以及父母是用心還是忽視。

3、左右側臥時要當心, 不要把小孩的耳輪壓向前方, 否則耳輪經常受折迭也可能造成變形。

掌握黃金塑造期

4~6個月大以前是寶寶頭型的黃金塑造期。 陳志誠醫師說:“通常10~12個月大以後, 頭型就會完全固定, 父母要掌握前4個月, 以經常變換姿勢的睡眠方法來改造寶寶頭型, 之後若仍無法改善, 可帶寶寶到醫院諮詢醫師, 考慮以『頭型矯正帽/矯正頭盔』來協助矯正。

Advertisiment

嚴重頭部變形的矯正

陳志誠醫師解釋:“生產時寶寶若以真空吸引或產鉗等方式產出, 必須特別留意以下二種狀況;一是『頭皮下水腫』, 消腫的速度較快, 約1~2天即可消退;另一種是『頭皮下血腫』, 就是有明顯的“長苞生角”, 可能變形的程度會比較嚴重, 需要一、二個星期至三個月才可慢慢恢復。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