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打你,你為什麼不打他

丁丁從幼稚園回家後, 往往都會先在樓下的院子裡玩一會兒。 一天, 丁丁哭哭啼啼地從院子裡跑回來了, “王家哥哥搶我的手槍, 還打我!”爸爸暴跳如雷:“沒出息, 哭什麼哭!他打你, 你為什麼不打他?打不贏就用腳踢、用嘴咬!”過了兩天, 丁丁得意洋洋地拿著個布娃娃回家。 一會兒, 鄰居來告狀了, 原來丁丁搶了鄰居家小妹妹的布娃娃, 還把小妹妹弄哭了。 爸爸當著鄰居的面把丁丁臭駡了一頓, 可是, 鄰居一轉身, 爸爸就拍著丁丁的頭, 讚揚他:“有種!好樣的!”

您贊同丁丁爸爸的做法嗎?

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屬於幼兒品行問題的範疇,

Advertisiment
它是指幼兒較頻繁、較嚴重地指向他人或物體的身體或言語性的攻擊表現。 攻擊性行為可以分為兩類:敵意的攻擊和工具性的攻擊。 故意攻擊是有意傷害別人的行為, 而工具性的攻擊是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 在幼稚園裡, 一個男孩子故意打一個女孩子, 惹她哭, 這是敵意攻擊;但如果男孩子只是為了爭奪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 則屬於工具性攻擊。

年輕父母要瞭解孩子在這方面的特點:

特點一:攻擊性行為的方式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 2~3歲孩子常採用踢打對手的方式, 爭端的起因多為爭奪玩具和其它物品;年齡稍大些的幼兒或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身體攻擊越來越少,

Advertisiment
轉而採用戲弄、奚落、說壞話或叫綽號等方式來進行攻擊。

特點二:年長兒童仍然會為爭奪某樣東西而發生攻擊性行為, 但攻擊性大多表現為敵意攻擊, 目的是傷害別人。 一般來說, 兒童的工具性攻擊行為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 而敵意性攻擊隨年齡增長而越來越多。

幼兒的攻擊性行為與單純的發脾氣不同, 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或物質損害, 如不及時糾正, 會導致今後社會適應能力困難、與同伴交往不良, 甚至參與團夥性的少年違法。 因此, 年輕父母千萬不要鼓勵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相反, 如發現孩子攻擊性行為較強時, 應及時進行批評糾正。

“解剖”幼兒攻擊性行為

引起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Advertisiment

幼兒的某些生理特徵研究表明, 幼兒的某些生理特徵(如荷爾蒙的分泌、外貌特徵、體質、氣質等)對其攻擊性行為的表現有一定影響。 比如, 那種天生愛哭鬧、愛發急的“難帶型”嬰兒, 長大後較易產生攻擊性行為。 但是, 研究者們在謹慎地得出上述結論的同時反復強調, 這些生理特徵只是影響因素的一部分, 是與社會環境、文化教育因素綜合起作用的, 而且往往必須通過環境、教育等因素才能體現其影響。 比如, 上述“難帶型”的嬰兒, 其攻擊性行為並不直接由其氣質類型所導致, 而是由於該類型嬰兒的某些特點, 使撫養者在教養過程中往往更多地採用規則、要求等控制手段, 使得該類型嬰兒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徵,

Advertisiment
從而表現出更強的攻擊性傾向。

也是有密切關係的。

家長的撫養方式研究和事實證明:冷漠的家長常會反復無常地懲罰孩子, 並且允許孩子表現攻擊性衝動, 他們更容易培養出具有攻擊性的兒童。 這些冷漠的父母總是挫傷孩子的情感需要。 當孩子表現出攻擊性時, 他們往往採取不管不問的態度, 這就使孩子失去了控制自己攻擊性衝動的機會。

值得重視的是, 當他們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無法忍受時, 就會懲罰孩子:打屁股, 打耳光。 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模仿原型, 不但達不到控制攻擊的目的, 反而變相地暗示孩子:當別人使你不滿意時, 應該怎樣對待他。

專家指點:研究表明常靠體罰來約束孩子攻擊性行為的家長,

Advertisiment
他們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也是具有很強侵犯性的。

幼兒的經驗幼兒攻擊他人後如果嘗到“甜頭”, 如得到所需物品或受到家長的誇獎, 攻擊性行為就會“定型”或加劇。

“攻擊他人的孩子很討厭”

幼兒一般不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 如何才能使孩子認識到攻擊他人是一種很令人討厭的行為, 從而使其對自己的攻擊性行為產生否定情緒呢?

專家指點:你不妨通過角色遊戲、講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給孩子呈現一個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形象, 與孩子討論並體驗一下, 使孩子意識到這樣的兒童是不受人歡迎的。

再給出你一個小點子:不妨與孩子一起“構思”一個受人歡迎的兒童形象, 增強孩子向榜樣學習的願望, 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

減少環境中易引發攻擊性行為的刺激

日常生活中,年輕父母要給孩子提供較為寬敞的遊戲空間,而不是提供繁雜、擁擠的活動空間;儘量避免提供有攻擊傾向的玩具(如玩具槍、刀等),這樣就可以減少衝突的產生,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的產生。阻止孩子接觸不良傳媒,某些影視特別是暴力影視劇,可能會使孩子學會一些攻擊性行為,並想自己體驗一下,若現實生活出現類似的情景,孩子說不定就會產生攻擊的欲望。

專家指點:家長對不適合兒童觀看的電影、電視、影碟等要嚴加限制,避免接觸,萬一接觸也要以批判的態度從正面加以引導。

直接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

有些兒童之所以在解決衝突或人際交往中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是因為這些孩子所能得到的解決衝突或進行溝通的方法少於一般兒童。對於這一類孩子,父母要給予榜樣示範或直接教給其正確方法。這就要求家長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修養,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或惡意攻擊;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即使孩子的動機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專家指點:重點不在於不要訓斥、批評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而使孩子掌握非攻擊性行為的方式和方法。因為呵斥成一怒之下的簡單體罰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有可能強化孩子的不良模仿。

實行短時間“冷處理”

有時候,年輕父母有必要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故意忽略,而特別關注被攻擊的對象。如果孩子想以攻擊性行為來引起他人注意的話,父母的做法也許會使他“若有所悟”。對一些比較容易衝動的孩子,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讓他獨自呆在單獨的房間裡,或暫時剝奪其參加某項活動的權利等。

專家指點:運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讓其“坐冷板凳”,在説明孩子認識錯誤後就要解除懲罰,同時要注意安全,時間不宜過長。

最關鍵的是:對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家長要更多地以平靜、溫和方式進行愛的教育,注意平時就培養他們的愛心和善良的品格。

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

減少環境中易引發攻擊性行為的刺激

日常生活中,年輕父母要給孩子提供較為寬敞的遊戲空間,而不是提供繁雜、擁擠的活動空間;儘量避免提供有攻擊傾向的玩具(如玩具槍、刀等),這樣就可以減少衝突的產生,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的產生。阻止孩子接觸不良傳媒,某些影視特別是暴力影視劇,可能會使孩子學會一些攻擊性行為,並想自己體驗一下,若現實生活出現類似的情景,孩子說不定就會產生攻擊的欲望。

專家指點:家長對不適合兒童觀看的電影、電視、影碟等要嚴加限制,避免接觸,萬一接觸也要以批判的態度從正面加以引導。

直接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

有些兒童之所以在解決衝突或人際交往中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是因為這些孩子所能得到的解決衝突或進行溝通的方法少於一般兒童。對於這一類孩子,父母要給予榜樣示範或直接教給其正確方法。這就要求家長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修養,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或惡意攻擊;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即使孩子的動機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專家指點:重點不在於不要訓斥、批評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而使孩子掌握非攻擊性行為的方式和方法。因為呵斥成一怒之下的簡單體罰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有可能強化孩子的不良模仿。

實行短時間“冷處理”

有時候,年輕父母有必要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故意忽略,而特別關注被攻擊的對象。如果孩子想以攻擊性行為來引起他人注意的話,父母的做法也許會使他“若有所悟”。對一些比較容易衝動的孩子,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讓他獨自呆在單獨的房間裡,或暫時剝奪其參加某項活動的權利等。

專家指點:運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讓其“坐冷板凳”,在説明孩子認識錯誤後就要解除懲罰,同時要注意安全,時間不宜過長。

最關鍵的是:對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家長要更多地以平靜、溫和方式進行愛的教育,注意平時就培養他們的愛心和善良的品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