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休產假的最佳時機 准媽媽們看過來

當女性懷孕後, 許多人特別是長輩對孕婦進行過度保護, 其中突出的就是孕婦剛到妊娠2~3個月時, 就讓她提前離開工作崗位, 在家休息, 等待分娩, 認為這是在保護孕婦及其腹中的胎兒, 有利於她們母子平安, 也利於將來能順利分娩。 其實, 這是一種誤解。 孕婦若過早地休息, 停止正常活動, 不僅對分娩無益, 反而害處大。

孕婦過早休息, 活動量過少, 產生了惰性, 容易引起足月後遲遲不生。 可能還會削弱孕婦的體力, 甚至會影響將來分娩時的產力。 調查表明, 那些一直到分娩前都照常作息的婦女, 她們的平均產程比非勞動婦女要短,

Advertisiment
順利分娩率比過早休息的要高得多。

當女性懷孕後, 究竟什麼時候停止正常工作, 開始休息呢?

產前檢查一切正常, 所從事的又不是重體力或環境惡劣或條件差的工作, 則可以到預產期前1周左右再停止工作, 在家休息待產, 甚至也可以照常工作直至預產期。 若工作較輕, 即使在工作出現臨產徵兆休息也不為晚。 但是, 孕婦如果從事以下可導致流產、早產、胎兒致畸等嚴重危害母親及胎兒健康的工作, 應該提前休息:

(1)繁重的體力勞動工作。 繁重的體力勞動工作消耗熱量很多, 增加心臟的輸出量, 加重孕婦的負擔, 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甚至造成流產、早產。

(2)頻繁彎腰、下蹲或攀高的工作。

Advertisiment
長時間蹲位或彎腰會壓迫腹部, 影響胎兒發育, 引起流產、早產。 妊娠後期, 行動不便, 且常伴有下肢水腫, 更不適宜參加這類工作。

(3)高空或危險作業。 有跌落危險的作業, 距地面2米以上高度的作業以及其他有發生意外事故危險可能的作業不宜參加。

(4)接觸化學有毒物質或放射性物質的作業。 化學有毒物質及放射性物質等有致畸、致癌作用, 嚴重危害母子健康。 化學物質中的鉛、汞、砷、氰化物、一氧化碳、氯氣、苯、甲苯、二甲苯、環氧乙烷、苯胺、甲醛等, 在空氣中的濃度如超過衛生標準時, 孕婦不宜在此環境下工作。 此外, 超過衛生防護要求的放射性作業, 環境雜訊超過衛生標準的作業, 孕婦也不宜參加。

(5)高溫作業、振動作業和雜訊過大的工種。

Advertisiment
研究表明, 工作環境溫度過高, 或振動甚劇, 或雜訊過大, 均可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6)接觸電離輻射的工種。 研究結果表明, 電離輻射對胎兒來說是看不見的兇手, 可嚴重損害胎兒, 甚至會造成畸胎、先天愚型和死胎。 所以, 接觸工業生產放射性物質, 從事電離輻射研究、電視機生產以及醫療部門的放射線工作的人員, 均要防止電離輻射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

(7)從事傳染病專業的醫務工作者。 這類人員在傳染病流行期間, 經常與患各種病毒感染的病人密切接觸, 而這些病毒(主要是風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會對胎兒造成嚴重危害。 因此, 臨床醫務人員在計畫受孕或早孕階段若正值病毒性傳染病流行期間,

Advertisiment
最好加強自我保健, 嚴防病毒危害。

專家建議:

由工作性質不同, 孕婦體質不同, 准媽媽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宜停止工作。 如果平時工作又比較繁忙, 為了自身和寶寶的身體健康, 確實應該考慮提前休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