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低血壓的中藥治療方法

低血壓者常有頭暈、頭痛、易疲勞、手足不溫、脈緩或遲, 有的體位變動, 特別是突然起立時眼前發黑、頭暈欲倒, 屬中醫之眩暈、頭痛病範圍。 本症屬虛證, 應給予補法。 低血壓症, 常見氣虛證、氣陰兩虛證、陽虛證。

氣虛證:多屬中氣虛, 表現為頭暈眼花, 易疲勞, 氣短乏力, 食後腹脹, 四肢無力, 苔白潤, 舌質嫩, 脈虛或緩而無力。 治宜補中益氣, 可從下列方中選用:

1.黃芪15~20克黨參15~20克白術10克升麻6~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補中益氣丸(成藥), 每次1丸, 1日需服用2~3次, 溫開水送下。

氣陰兩虛證:表現為頭暈, 心悸, 容易產生疲勞, 口幹氣短, 脈細無力。

Advertisiment
治宜補氣養陰, 可從下列方中選用:

1.西洋參, 每次口內含1克, 嚼碎慢慢咽下。

2.紅參3~6克麥冬12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 紅參用黨參代, 黨參用量15~20克。

陽虛證:經常頭暈, 易疲勞, 口淡不渴, 氣短, 脈弱。 治宜溫陽益氣, 可從下列方中選用:

1.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白術10克雲茯苓10克黨參20克水煎服。

2.炮附子6~10克(先煎)乾薑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

3.參茸衛生丸(成藥), 每次1丸, 每日2次, 溫開水送服。

低血壓病人多為陽虛、氣虛引起, 故飲食應以補氣溫陽食品為宜, 忌食用寒涼、傷氣食物。 可多選用黃鱔、狗肉等溫補食品, 少食蘿蔔、苦瓜、黃花菜、綠豆等寒涼傷陽之食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