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何時開始訓練寶寶如廁,這幾個信號告訴你

寶寶這7大行為表明, 該教他上廁所了

絕大多數爸媽在寶寶18-24個月之間開始如廁訓練, 80%的寶寶在兩歲零4個月可以完成白天的訓練, 到3歲左右才能完成夜間訓練。

太早開始的訓練與太晚開始都不好。 寶寶太小, 如廁訓練會給他造成莫大的壓力和挫折感, 甚至出現便秘、拒絕排便及上廁所退縮等反應;而寶寶兩歲半還在白天兜著尿不濕的話, 會讓他自卑, 也會令他在群體生活中成為笑柄, 對他來說是一種精神壓力。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訓練寶寶如廁呢?如果寶寶有以下7種行為, 說明你可以開始了:

Advertisiment

1) 可以保持尿片乾燥達兩小時以上, 或在小睡時不尿;

2) 會模仿你的行為並聽得懂簡單的指令, 然後乖乖地照著做;

3) 對他人上廁所表示出興趣;

4) 可以在口頭上或行動上表達想解便的欲念;

5) 可以將衣服拉下或拉起;

6) 可以在坐便器上坐下和起立;

7) 可以獨立地表達“願意”還是“不願意”。

如廁訓練, 家長應該這樣做1. 準備如廁用具

準備一個類似於玩具的如廁椅或者尿桶, 尺寸方便寶寶坐穩或站妥。

2.如廁椅應“就近原則”放置

屬於寶寶的如廁椅應放在寶寶自己的房間裡。 寶寶樂意在客廳裡開闢他的“遊戲場”時, 如廁椅也可以放到他的近處。 鑒於這個年齡的寶寶有尿意的時候都會急不可待, 如廁椅放置時的“就近原則”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3.讓寶寶熟悉如廁椅

讓寶寶逐步熟悉自己的尿桶或如廁椅, 經常帶他去坐一坐, 不必拉下褲子。 為了讓好奇心強的寶寶對房裡突然出現這麼個“彩色玩具”不抗拒, 爸媽不妨在他坐穩後在旁邊講故事。

4. 隨時詢問寶寶是否有便意或尿意

如果他點頭, 就趕緊帶他去如廁椅上, 將紙尿褲拿掉後坐在上面。 開始解便時, 不必馬上處理它, 因為小寶寶對於這種從自己身體裡“掉下”的東西也許會有奇怪的感覺, 爸媽可當著寶寶的面清理他的如廁椅或尿桶, 告訴他衛生間才是“它們”該去的地方。

5.男女寶寶應有區別訓練

當白天的訓練接近完成(寶寶很少在白天尿濕褲子)時, 爸媽可以讓寶寶和自己一起去上衛生間。

女孩的訓練主要由媽媽來完成,

Advertisiment
男孩的訓練由爸爸來言傳身教。 鑒於男寶寶比女孩要髒亂和淘氣一些, 父親應給予準確的示範, 比如如何“瞄準”便桶。 如果他不聽話, 小寶寶的穩定性又差, 就在便桶中放一張有顏色的紙, 讓他瞄準紙片撒尿。 這對寶寶來講, 好似一個遊戲, 同時也增加了他上廁所的積極性。

6. 訓練寶寶自己擦乾淨小屁屁

這個步驟很多爸媽都樂意為寶寶代勞, 怕他們擦不乾淨, 也怕他們弄髒手。 其實這一環節不完成, 如廁訓練就不能算完整, 爸媽要示範正確的擦拭方向(尤其是女孩, 大便後一定要從前往後擦, 以防尿路感染), 幾次以後, 寶寶就會了。 假如怕寶寶弄髒手, 督促他們便後洗手就可以。

7. 培養正確的如廁習慣

要等日間訓練完成結束後再進行晚間訓練,

Advertisiment
培養寶寶入睡前後早起後主動如廁的習慣, 如果發現寶寶睡前飲水太多, 或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 淩晨時不妨叫起寶寶, 再上一次廁所。

8.寶寶尿床, 不要聲張

對於大於2歲半的寶寶來說, 尿床是他們的“絕對隱私”, 爸媽不可四處張揚, 以開玩笑的方式也不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