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以為寶寶便秘了,其實很可能是在“攢肚”

只要寶寶進食、睡眠正常, 無明顯哭鬧, 體重身高增長也正常, 大便形態也是正常的稀糊狀, 就可以無視。

什麼是攢肚?

出現攢肚子的嬰兒多為母乳餵養的寶寶(配方奶寶寶一般至少一天要有一次, 幾天沒排大便就可能出現幹硬便, 不過判斷最終要以寶寶大便出來的性狀為准), 有的寶寶滿月以後就開始攢肚了, 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 從而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 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

攢肚和便秘的區別

攢肚期間, 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減少,

Advertisiment
但是便便的性狀依然是稀糊狀。 而如果是便秘, 寶寶的便便就比較幹、硬, 排出也困難, 這是攢肚和便秘的最明顯區別。

此外, 如果寶寶便秘, 可能還會伴有睡眠不穩、食欲減退、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 嚴重的便秘由於糞便堅硬擦傷了腸黏膜還會出現便中帶血, 左下腹可觸及糞塊。 而攢肚期間, 寶寶的其他表現一切正常。

攢肚多發生在寶寶2~6個月, 便秘卻在哪個階段都可能。

如何正確對待寶寶攢肚子?

既然攢肚是正常的, 那我為何還要說怎麼正確對待呢?當然大多數情況只要寶寶是純母乳且大便是黃色軟便與平時的性狀無多大差異, 是可以不作處理。

但有時候也可能是母乳餵養不足導致排便減少, 另外為了滿足寶寶嬰兒期快速新陳代謝的需求、更好建立腸道微生態平衡,

Advertisiment
超過3~4天沒有排便時可以這樣做:

1、做腹部按摩。

洗完澡以後, 可用茶油或者橄欖油, 以肚臍為中心, 由左向右旋轉按摩20~30個來回, 每天兩次。 可很好的促進腸道蠕動, 防止脹氣。

2、增加奶量。

如果寶寶大便減少, 體重增加不理想, 可能因為是母乳不足, 寶媽要及時給寶寶增加餵奶量;

3、溫和刺激肛門排便。

方法是在寶寶吃奶後20-30分鐘左右, 用消毒過的茶油(煮過後冷卻)塗在寶寶肛門口, 墊上軟紙, 輕輕推按肛門, 慢慢做10次。 也可用消毒棉簽蘸上茶油, 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 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