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職業生涯中, 經常看到2種明顯不一樣的應屆生。 一種乖巧聽話, 你交待的任務他確實可以做到70分, 並且可以持續做到70分甚至慢慢到75分, 但成長速度很慢, 過程也會讓領導比較掙扎, 因為在執行過程他會問大量問到在我看來只要主動思考就能解決的細節問題, 例如“領導, 客戶明天下午來是準備咖啡還是龍井呢?”很顯然這個是要等客戶來了再問別人喜歡喝什麼, 我們就來什麼。 再如“領導, 您剛才說的那個地方, 具體是怎麼走?”, 其實你可以百度地圖一下就解決了, 那樣可能更高效。 但出於對這些職場菜鳥的保護,
Advertisiment
孩子缺乏主動思考會成為一種習慣, 在成年後你想要改變他的這種習慣將非常困難。 或者他只有在經歷無數次血淋淋的打擊後, 真正開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後艱難的改變, 但這還是非常不容易。 就像你習慣了用左手吃飯, 然後讓你改用右手一樣, 在小時候或許輕易就能調整過來,
Advertisiment
另外一種孩子, 具備很強的主觀能動性, 你跟他系統的講一次專案簡介和要求, 他就能著手開始幹, 而且中途的疑問他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加進去。 最後你如果給方案或者結果打分, 第一次可能只有50分, 他的很多想法你作為過來人看會覺得有點幼稚, 但再往後走, 他的這種特質將會給他帶來巨大的飛躍式成長, 第二次可能就是60分,
Advertisiment
蘋果的核心文化之一:think different
對孩子在這方面的影響, 普遍來講媽媽影響比較大。 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媽媽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更多, 特別是全職媽媽基本在孩子6歲前, 天天都膩歪在一起。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人天天做著一件事是多麼單調無趣, 加上帶孩子本身又是勞心勞力, 一旦孩子不乖將極大的影響媽媽的情緒, 只有孩子聽話乖, 媽媽相對才會輕鬆一點。 所以很多時候媽媽們會特別強勢的要求孩子嚴格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做事方法來,
Advertisiment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其實跟職場非常像。 一個優秀的領導應該看到下屬的潛力, 就算名知道他現在做的不夠好, 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如果他具備優秀的特質你就應該容忍和耐心指導。 一個有創造力的職場人是無法容忍天天做著螺絲釘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在職場上有一種現象, 很多有能力的人好像都是“刺頭”, 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挑事出風頭,
Advertisiment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可能都會出現一些盲目驕傲的情形, 例如孩子孩子通過反復練習走路比別人早一點, 穩一點, 快一點, 這值得開心但不值得驕傲, 因為這不是將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而且其他人通過反復練習後也一樣。 大多數人在很長的時間內反復做一個不需要思考的事, 技法都會越來越好, 最後他們出現巨大的差距一定是基於思考, 日復一日思考更多的改進和優化。 就像一個汽車修理工, 他的修車效率可能會越來越高,但大多數修理工卻一輩子都是個技法純熟的修理工,因為他缺乏更多的思考,他不去研究動力、結構和現有配件的缺陷,他停止了思考,他只是用日復一日的勤勞雙手掩蓋了自己思想上的懶惰,導致他一直只是個手法純熟的修理工。我的一個汽車修理工朋友,由於善於思考和鑽研,現在已經是國內某一個配件最大的品牌商,那個配件小到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到,更不會去思考這個配件如何才能更好。
所以,善於思考,喜歡思考才是孩子以後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哪怕硬性層面的技能基礎差一點例如學歷(當然這個也要盡家庭最大的努力讓其獲得更多的基礎技能),最後的成就可能會大大超出身邊人的預期。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完全按照你的條條框框來,再加上你有各種包辦的習慣(很多時候父母包辦的核心原因是你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好,或者不夠快,或者孩子自己做了會給你惹出更多的麻煩,還有一些是出於“深沉的愛”,所以就乾脆自己來) ,孩子極有可能會慢慢喪失主動思考的習慣,甚至有時候按照你的條條框框來還能夠獲得相當不錯的基礎技能例如學習成績,但很多時候這樣的結果反而會掩蓋家長身上的不足。因為學習成績是現在短期可見的,而主動思考的習慣和創造力在人生長河中只會慢慢凸顯其重要性,但家長被眼前的效果給蒙蔽雙眼。
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的做事方式跟自己不同,尊重孩子的處事法則,只要他的法則沒有觸碰道德底線和法律界限。我們需要看到他們身上的優秀特質,並引導他們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特質,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給他們營造發揮這些特質更好的環境,父母需要思考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這肯定不僅僅只是分數和名校那麼簡單。
他的修車效率可能會越來越高,但大多數修理工卻一輩子都是個技法純熟的修理工,因為他缺乏更多的思考,他不去研究動力、結構和現有配件的缺陷,他停止了思考,他只是用日復一日的勤勞雙手掩蓋了自己思想上的懶惰,導致他一直只是個手法純熟的修理工。我的一個汽車修理工朋友,由於善於思考和鑽研,現在已經是國內某一個配件最大的品牌商,那個配件小到一般人根本不會注意到,更不會去思考這個配件如何才能更好。所以,善於思考,喜歡思考才是孩子以後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哪怕硬性層面的技能基礎差一點例如學歷(當然這個也要盡家庭最大的努力讓其獲得更多的基礎技能),最後的成就可能會大大超出身邊人的預期。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完全按照你的條條框框來,再加上你有各種包辦的習慣(很多時候父母包辦的核心原因是你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好,或者不夠快,或者孩子自己做了會給你惹出更多的麻煩,還有一些是出於“深沉的愛”,所以就乾脆自己來) ,孩子極有可能會慢慢喪失主動思考的習慣,甚至有時候按照你的條條框框來還能夠獲得相當不錯的基礎技能例如學習成績,但很多時候這樣的結果反而會掩蓋家長身上的不足。因為學習成績是現在短期可見的,而主動思考的習慣和創造力在人生長河中只會慢慢凸顯其重要性,但家長被眼前的效果給蒙蔽雙眼。
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的做事方式跟自己不同,尊重孩子的處事法則,只要他的法則沒有觸碰道德底線和法律界限。我們需要看到他們身上的優秀特質,並引導他們更好的發揮自己的特質,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給他們營造發揮這些特質更好的環境,父母需要思考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這肯定不僅僅只是分數和名校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