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可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和這麼小的孩子開始談性?"這也太早了吧!怎麼也要等到青春期呀!”許多人都認為性是成年人的事, 或是只屬於生命的某個階段。

可是, 隨著孩子們的長大, 越來越多觸目的事例, 讓我們看到性教育的“缺失與誤區”

★當我們頻頻從新聞裡看到無辜單純的孩子, 因不懂自我保護受到性侵害

★當我們看到孩子把小枕頭緊緊夾在兩腿之間, 小臉紅紅的模樣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好像有了自己的秘密, 雖然擔心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當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和孩子分床、分開洗澡

... ...

“罪惡之手” 伸向的地方

遠超你想像

Advertisiment

今年公佈的《女童保護2016年性侵兒童案件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

僅2016年一年, 有記錄的兒童被性侵案件數量是433起, 受害人778人, 比2015年增加22%。

如果在你認為,

性侵是女孩受害的比較多,

覺得“我家男孩, 吃不了什麼虧”,

那麼, 你就大錯特錯了......

2008年, 瑞銀慈善基金會曾對各國侵害兒童狀況進行過一次長達三年的調查:

8%的未成年人表示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性侵犯, 其中男生比例比女生還要高2.7%。

是誰, 釀成了孩子“性安全”的悲劇?

是性教育知識的匱乏, 讓我們一臉尷尬:

“媽媽, 我從哪裡來”, 我該如何告知?

孩子對異性的身體感到好奇, 你該如何引導?

和孩子一起看到電視裡親密的鏡頭, 你會如何應對?

是面對孩子無意的好奇,

Advertisiment
我們只剩下支吾吾吾:

這個... ... 就是... ...

哎呀, 小孩子嘛, 別瞎問。

你長大就知道了!

還是一代又一代父母, 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 既不主動教育, 又對好奇的孩子缺乏包容, 而在成長中釀成無法挽回的錯誤悲劇:

★ 當孩子受到他人侵害, 我們竟然毫無察覺、茫然無知;

★ 當孩子青春期的“莽撞” , 導致身心受損, 我們竟手足無措......

儘管你我都不願意承認, 但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

被性侵之後的孩子, 傷害終將伴隨他們的一生。

父母, 本該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

★ 0-2歲:

通過一些簡單的繪本、圖片等方式, 告訴孩子男生、女生的不同。

★ 2-3歲:

孩子會逐漸建立性別意識, 還會出現看父母洗澡、上洗手間、看同伴的身體等行為, 這其實是標誌著, 孩子的心理發展,

Advertisiment
進入了自我認知的重要階段, 可以引導她們正確認識身體的器官部位。

★ 4歲以上:

開始接納社會規則並學習融入群體, 所以這個階段也是讓孩子學習尊重他人身體、保護自己隱私、通過性的科普知識去幫助孩子建立身體界限。

......

請告訴, 我們的孩子——

1. 不管是陌生人或熟悉的人

被小背心和小短褲包遮擋的地方, 只有爸爸媽媽和醫生兩種人可以看噢:

但爸爸媽媽和醫生也只有兩種情況下可以看:

★ 爸爸媽媽幫你洗澡、上廁所幫你擦屁屁、衣服髒了濕了要替換時才可以

★ 醫生只有在你生病去醫院了檢查身體時才可以

2 .認識身體

父母不要羞澀、擰巴、欲言又止、忸忸捏捏.....

因為當你和寶寶一起解讀《乳☆禁☆房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才是讓他從正面認識和學習性知識, 讓他們的好奇心得以真正的滿足。

要知道, 這些事對於孩子來說, 一點色彩都沒有。 但如果我們刻意閃躲, 卻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他的想法:“是不是這些問題, 我問錯了?”

3 . 如果你不同意, 沒有人可以親你, 抱你, 摸你......

當我們去擁抱孩子的時候, 他們如果在掙扎, 想要擺脫, 請立刻停下。

借此機會進行性教育, 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我碰你, 好的, 我不碰你!”讓他們學會拒絕最親的人。

父母尊重孩子的身體, 孩子也會尊重自己的身體, 建立孩子的身體界限意識, 是從父母開始的。

性教育, 哪裡是三言兩語, 就可以說清楚的

性知識, 匱乏如我們, 需要從頭學習

給孩子更科學、客觀的性知識

Advertisiment

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