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天就要開學了, 又到了孩子們“骨頭收一收”入園的時節。
你知道嗎, 幼稚園老師特別“火眼金睛”——孩子在家是老人帶, 還是父母自己帶, 一眼就能看出來。 由於主要撫養者的不同, 孩子之間也會表現出一些較為普遍的差異。 究竟怎麼回事?
案例一:吃飯
午餐時間到了, 老師在做完餐前動員後, 請小朋友們分組送小椅子到座位上, 然後上廁所、洗手, 自己去保育老師處取餐。
第2組的妞妞顯然已經記住了老師剛才交代的各個步驟, 快速抬好椅子就進了盥洗室。 自己脫褲子、小便、擦屁股、提褲子……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
Advertisiment
而同一組的小殊則慢吞吞抬好椅子, 磨磨蹭蹭來到了盥洗室。 小殊來到男生的小便池前, 非常費力地將褲子脫下來, 由於尿尿時沒注意, 最後一點尿尿還打濕了褲子, 他完全沒感覺, 而且提起來的褲子永遠是歪的。 小殊到保育老師處花了很長時間選了一碗他認為量最少的飯, 然後來到自己的座位上, 眼睛看著別處, 坐在座位上拿著筷子發呆。
“小殊, 你為什麼不吃飯呢?
“老師, 飯好燙……”
“你可以吹一吹,
Advertisiment
過了一會兒, 他開始拿著筷子機械地往嘴巴裡扒飯。 但見一口飯在他嘴巴裡包著, 始終沒被咽下去。 當其他朋友基本都吃完了, 他碗裡的幾乎沒見少。 但是桌子上、座位下、臉上、衣服上甚至褲子上, 全都是他灑落的飯粒……
一、老師分析:自理能力不同
上面的案例中, 面對同樣的事情, 兩位小朋友的行為差異很大。
由父母帶的妞妞, 因父母的“放手”, 自理能力很強, 知道就“吃飯”這件事自己應該要做什麼, 而且都能夠很好地完成;而一直由外婆帶的小殊則非常費勁, 因為在家衣服、褲子都是外婆幫忙穿和脫。 外婆做的飯菜也特別精細, 幼稚園的稍微大塊一點他就吞咽困難;在家吃飯覺得燙, 外婆會幫忙吹或涼,
Advertisiment
之所以有這些差異, 原因在於自理能力的不同。 顯而易見, 妞妞的自理能力比小殊強。 妞妞能夠很快get到老師說到的每個步驟中的要點, 從別的經歷中調取相關經驗, 並將這些在腦子裡過一遍, 能很好且較快地完成。 而小殊這類孩子, 幾乎聽不懂老師的每一項步驟到底表達了什麼意思, 因為沒有相關經驗, 因此任務完成起來也特別吃力。
案例二:睡覺
午飯散步歸來, 老師請小朋友們找椅子坐下, 講一講午睡的相關事項, 小惜和小瑞一起走進教室。
聽到老師的要求後, 小惜發現教室裡已經沒有空著的椅子了, 她果斷來到教室外面找到椅子並和大家一起坐了下來。 聽完老師的要求後,
Advertisiment
和小惜一同走進教室的小瑞在老師講午睡要求時, 就一直在教室裡走來走去, 最後索性站在了一旁, 原來他沒有找到多著的椅子。 知道情況後, 小惜告訴小瑞, 教室外面的遊戲區裡有多餘的椅子。
Advertisiment
“小瑞, 你為什麼不漱口呢?”
“老師, 我的杯架上面沒有杯子了。 ”
“杯子都在蒸汽消毒櫃裡, 你自己去取一個, 用完記得洗乾淨。 ”
“小瑞, 你為什麼端著杯子不漱口?”
“老師, 這個水好涼。 ”
“你可以去飲水機裡接熱水。 ”
終於來到寢室, 大部分小朋友已經躺下去了。 當老師來為小瑞整理被子時, 發現他衣服、褲子都沒有脫就胡亂蓋上被子, 準備睡覺了。
“小瑞, 你為什麼不脫衣服?”
“老師, 我拉不開衣服的拉鍊, 褲子又太緊了。 ”
“那老師來幫你吧!”
終於躺在了被窩裡, 小瑞卻怎麼也睡不著, 總是吵著要老師陪自己。
二、老師分析:解決問題方式不同
案例中兩位小朋友在睡午覺過程中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但小惜總是能夠在遇到問題時主動想辦法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知道尋求同伴或老師的幫助;而小瑞則永遠只有一個反應:等著。
這折射出的是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小惜家,在遇到問題時,爸爸媽媽一方面不會立即幫忙,另一方面鼓勵她自己開動腦筋,對她每一次解決問題的嘗試都表示贊許。而小瑞在家裡時,爺爺奶奶總是能夠為他事事考慮在“前頭”:沒有椅子,那就幫忙找一把椅子;沒有杯子,幫忙找杯子;冷水太涼,那就給熱水;不會脫衣服沒關係,爺爺幫你脫……
當然,大家會說,這些都是小事,等孩子們都長大成人,還有誰不會穿脫衣服、不曉得水涼水熱嗎?但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這些“小事”背後所表現出的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前者遇到任何問題,能夠主動開動腦筋思考,並積極尋找各種方法來嘗試解決,而後者因為凡事被包辦代替慣了,遇到任何問題,都只會“等待”。
案例三:摔傷
學齡前的孩子,由於身體動作跟不上自己的思維速度,常常發生一些磕磕碰碰或者摔傷的事故。
妞兒是班級裡非常活躍的一個小女生,常常趁老師不注意嘗試一些自己好奇的事情或行為。常常老師在提出一個問題後,她的答案都非常特別,問她為什麼,她告訴老師“因為我試過”。就因為這個“我試過”,她常常讓自己受傷。最嚴重的一次,她想嘗試站著從一張椅子上跨過椅背到地面上去,但她沒有正確預估腳應該抬起的高度,由於一隻腳被椅背絆住,她整個人橫著摔到地上,額頭碰到了前面的櫃子,摔了好大一個口子。
而小園則是班級裡一個做事謹小慎微的孩子。坐小椅子規規矩矩,抬小椅子也上綱上線,絕不會去嘗試任何危險的行為。他在幼稚園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而受過傷。他知道很多爺爺教給他的關於“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事情,能做的他規規矩矩地做,不能做的他絕不會去嘗試。
三、老師分析:認知習慣差異
看似僅僅和每個孩子不同行為相關的摔傷問題,其實質卻是每個孩子不同的認知習慣。上述案例中,妞兒很明顯是“做中學”的認知習慣,任何事情她願意先去嘗試,然後從這樣的嘗試中獲得相關的經驗,或者是教訓。
而小園則恰恰相反,他則是“說中學”的認知習慣,他接收到爺爺告知他的完整資訊,於是照著這些資訊去做,完全不對這些資訊進行思考或實踐。因此,妞兒常常為自己的“嘗試”付出受傷的代價,而小園則可以“安然無恙”的度過幼稚園。
案例四:交朋友
在幼稚園裡,孩子們每天都要和班級的很多小朋友交往互動,有的孩子身邊總有一群好朋友,而有的孩子則交友困難。
小儀性格大大咧咧,每每能說出自己的好多好朋友,她能和男生一起玩陀螺,能和女生一起玩毛絨玩具。其他小朋友圍一圈玩遊戲,她很快就能擠進去,並融入他們一起玩。她也會因為意見不合和好朋友吵架,有時候過一會兒自己又能和朋友和好,有時候鬧大了就請老師來幫忙調解。經常聽她說,上個週末邀請誰誰到自己家裡玩或者自己到哪個朋友家裡玩。因為有很多朋友,她上幼稚園每天都很開心。
小佳性格強勢,總是因為交朋友而遇到很多問題。時不時有小朋友跑到老師這兒來訴苦:“老師,小佳搶了我的sticker,還說如果不給她,她就不和我做好朋友了”“老師,我們不想和小佳一起玩,她總是霸佔小廚師的帽子不給輪流玩”……有一次,班級一個小朋友的媽媽打來電話,詢問是不是小佳“要脅”自己的孩子:說必須給小佳買一個《超級飛俠》裡的小愛,不然就不跟她做好朋友。因為班級很少有小朋友願意一直和她玩,她常常不開心。
四、老師分析:同伴相處方面
因為經常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而爸爸媽媽總以朋友的方式和小儀相處,她從這樣的相處模式中習得了很多交朋友的有益經驗。而在小佳和外公外婆的相處中,外公外婆總是寵著她,讓著她,即使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中遇到矛盾了,也是外公外婆出面幫忙解決,而且還會將責任推給對方。
上述案例中,小儀在交朋友方面能夠進退得當,即使遇到矛盾也能夠想辦法解決,而小佳則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其他小朋友,遇到矛盾就認為是對方的問題。
說在最後:
雖然父母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孩子身上會表現出很多不同,但差異性本身就是學齡前兒童最重要的特徵。我們尚不能要求成人遇事做到盡善盡美,何必苛求孩子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呢?家中孩子到底是由父母來帶,還是由老人來帶,需根據各家實際情況來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式。只是,父母自己帶孩子,常常和老人交流心得;老人幫忙帶孩子,心存感恩外,心平氣和地統一育兒方式。
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但小惜總是能夠在遇到問題時主動想辦法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知道尋求同伴或老師的幫助;而小瑞則永遠只有一個反應:等著。這折射出的是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小惜家,在遇到問題時,爸爸媽媽一方面不會立即幫忙,另一方面鼓勵她自己開動腦筋,對她每一次解決問題的嘗試都表示贊許。而小瑞在家裡時,爺爺奶奶總是能夠為他事事考慮在“前頭”:沒有椅子,那就幫忙找一把椅子;沒有杯子,幫忙找杯子;冷水太涼,那就給熱水;不會脫衣服沒關係,爺爺幫你脫……
當然,大家會說,這些都是小事,等孩子們都長大成人,還有誰不會穿脫衣服、不曉得水涼水熱嗎?但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這些“小事”背後所表現出的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前者遇到任何問題,能夠主動開動腦筋思考,並積極尋找各種方法來嘗試解決,而後者因為凡事被包辦代替慣了,遇到任何問題,都只會“等待”。
案例三:摔傷
學齡前的孩子,由於身體動作跟不上自己的思維速度,常常發生一些磕磕碰碰或者摔傷的事故。
妞兒是班級裡非常活躍的一個小女生,常常趁老師不注意嘗試一些自己好奇的事情或行為。常常老師在提出一個問題後,她的答案都非常特別,問她為什麼,她告訴老師“因為我試過”。就因為這個“我試過”,她常常讓自己受傷。最嚴重的一次,她想嘗試站著從一張椅子上跨過椅背到地面上去,但她沒有正確預估腳應該抬起的高度,由於一隻腳被椅背絆住,她整個人橫著摔到地上,額頭碰到了前面的櫃子,摔了好大一個口子。
而小園則是班級裡一個做事謹小慎微的孩子。坐小椅子規規矩矩,抬小椅子也上綱上線,絕不會去嘗試任何危險的行為。他在幼稚園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而受過傷。他知道很多爺爺教給他的關於“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事情,能做的他規規矩矩地做,不能做的他絕不會去嘗試。
三、老師分析:認知習慣差異
看似僅僅和每個孩子不同行為相關的摔傷問題,其實質卻是每個孩子不同的認知習慣。上述案例中,妞兒很明顯是“做中學”的認知習慣,任何事情她願意先去嘗試,然後從這樣的嘗試中獲得相關的經驗,或者是教訓。
而小園則恰恰相反,他則是“說中學”的認知習慣,他接收到爺爺告知他的完整資訊,於是照著這些資訊去做,完全不對這些資訊進行思考或實踐。因此,妞兒常常為自己的“嘗試”付出受傷的代價,而小園則可以“安然無恙”的度過幼稚園。
案例四:交朋友
在幼稚園裡,孩子們每天都要和班級的很多小朋友交往互動,有的孩子身邊總有一群好朋友,而有的孩子則交友困難。
小儀性格大大咧咧,每每能說出自己的好多好朋友,她能和男生一起玩陀螺,能和女生一起玩毛絨玩具。其他小朋友圍一圈玩遊戲,她很快就能擠進去,並融入他們一起玩。她也會因為意見不合和好朋友吵架,有時候過一會兒自己又能和朋友和好,有時候鬧大了就請老師來幫忙調解。經常聽她說,上個週末邀請誰誰到自己家裡玩或者自己到哪個朋友家裡玩。因為有很多朋友,她上幼稚園每天都很開心。
小佳性格強勢,總是因為交朋友而遇到很多問題。時不時有小朋友跑到老師這兒來訴苦:“老師,小佳搶了我的sticker,還說如果不給她,她就不和我做好朋友了”“老師,我們不想和小佳一起玩,她總是霸佔小廚師的帽子不給輪流玩”……有一次,班級一個小朋友的媽媽打來電話,詢問是不是小佳“要脅”自己的孩子:說必須給小佳買一個《超級飛俠》裡的小愛,不然就不跟她做好朋友。因為班級很少有小朋友願意一直和她玩,她常常不開心。
四、老師分析:同伴相處方面
因為經常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而爸爸媽媽總以朋友的方式和小儀相處,她從這樣的相處模式中習得了很多交朋友的有益經驗。而在小佳和外公外婆的相處中,外公外婆總是寵著她,讓著她,即使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中遇到矛盾了,也是外公外婆出面幫忙解決,而且還會將責任推給對方。
上述案例中,小儀在交朋友方面能夠進退得當,即使遇到矛盾也能夠想辦法解決,而小佳則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其他小朋友,遇到矛盾就認為是對方的問題。
說在最後:
雖然父母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孩子身上會表現出很多不同,但差異性本身就是學齡前兒童最重要的特徵。我們尚不能要求成人遇事做到盡善盡美,何必苛求孩子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呢?家中孩子到底是由父母來帶,還是由老人來帶,需根據各家實際情況來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式。只是,父母自己帶孩子,常常和老人交流心得;老人幫忙帶孩子,心存感恩外,心平氣和地統一育兒方式。
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