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家寶寶是按需餵養 還是按時餵養?

有研究表示:按需餵養是一種順乎自然, 因勢利導的最省力、最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的哺乳方法。 但是育兒知識瞭解到, 很多媽媽還是在進行按時餵養, 這樣做好嗎?

 

按時餵養有科學依據?
嬰幼兒在饑餓的時候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清楚, 有時候家長無法及時讀懂孩子的訴求, 錯失了最佳的餵奶時間, 甚至出現一哭就餵奶的情況(有時候寶寶哭泣並不是因為饑餓), 而按時餵養可以更好的形成餵養規律。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養寶寶不是“養豬”
很多剛剛出生的寶寶, 當他們身體承受不了這份沉重的愛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也會狠狠地拒絕。 比如很多孩子會吐奶, 其實就是他們身體承受不住的反應。 如果家長壓迫太嚴重, 寶寶就不只是吐奶, 而是噴奶了。
曾經有朋友告訴我, 他家寶寶動不動嘔吐, 每次奶都是大口大口噴出來的, 很嚇人, 問我怎麼辦。
詳細聊下來, 我知道, 他家寶寶不是按需餵養, 而是嚴格按時餵養。 鬧鐘一響, 就準時給孩子喝奶, 而沖的奶要求寶寶必須喝完。 如果寶寶喝不動了, 就抱起來, 拍嗝, 拍到寶寶胃裡有一點空間後, 再繼續喂。
這樣的方式讓寶寶的胃容量超過最大負荷, 直接造反, 把所有的奶都噴出來。 我讓那個朋友試著相信寶寶, 尊重孩子的意識, 寶寶不餓, 就不給他吃, 等寶寶餓了再喂。 這麼調整後, 果然寶寶再也沒噴過奶。
Advertisiment

 

有的寶寶動不動腹瀉, 又吐又拉, 其實都是身體承受不住了的表現。 當寶寶反復被塞滿各種食物, 身體得不到休息後, 就不止腸胃道出問題, 呼吸道也會反復出狀況。
所以, 我們認為傳達的是愛, 實際卻是傷害。 真的愛寶寶, 就別再用養豬的方法來餵養寶寶了, 把吃飯的權力還給寶寶, 把吃飯的自由還給寶寶, 相信寶寶的選擇, 那才是真愛!
不是完全的機械化餵養
如果媽媽們非糾結寶寶是不是吃太多次、每次吃太久, 要不要限制個固定的時間點, 一偏離自己的控制就會感覺煩躁, 餵奶多了還會心生“怨念”, 覺得自己特別悲苦可憐。
按時餵養, 聽見寶寶哭, 又覺得他很可憐。 這樣焦慮不安、左右不是、患得患失的心態,
Advertisiment
嚴重地影響了媽媽的幸福感。
所以, 想要媽媽寶寶的喂哺、養育過程輕鬆、愉悅, 餵奶這種生物性的行為, 還真得遵循自己的內心來。 就好比餓了吃飯, 渴了喝水。
當然,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除了母乳, 還會接觸到配方奶粉和各種輔食。 無論是配方奶粉還是輔食餵養, 最好根據孩子的需求來, 而不是完全的機械化餵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