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家寶寶的安全意識到位嗎?

孩子小時候, 對於安全教育我也沒有重視。 直到喆同學一歲多時, 和七八個小朋友一個大型商場聚會, 運動能力超強的他, 趁我上衛生間, 爸爸扶一個跌倒的小朋友那幾秒鐘, 一頭鑽進了電梯。

情急之下, 爸爸發揮了超能潛力, 幾個箭步沖過去, 在電梯關得只剩一條縫時, 把胳膊伸了進去, 阻止了關門, 然後把小人兒拎了出來。

事後, 我和爸爸都出了一身冷汗:如果電梯門關上, 在有著無數進出口的大型商場, 孩子能不能找到, 真是個未知數。

當天晚上, 我先是諮詢了幾位育兒方面很有一套的家長, 他們當中有兩個媽媽都推薦給我一套書:真果果主編的《幼兒安全常識》。

Advertisiment
我又去電商平臺仔細翻看了關於這套書的評論, 然後立即下單。

收到書後, 我先仔細翻閱了幾遍, 按適合的年齡段, 將書排了順序:《居家安全》《交通安全》《幼稚園安全》《意外自救》《災難自救》, 可以說從居家到外出, 再到意外事故, 孩子比較容易遇到的情況, 這套繪本都包括了。

但僅僅給孩子講繪本是遠遠不夠的, 更重要的是隨時隨地“場景再現”。 比如有一兩周的時間, 喆同學很喜歡《交通安全》。 我在帶他外出時, 看到闖紅燈的, 就會告訴他這樣做很危險;看到有小朋友沒避開井蓋, 就告訴他萬一掉下去會非常疼;遇到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 寧可繞點遠, 我也選擇天橋或地下通道,

Advertisiment
但黑夜裡會引導他選擇地面交通, 因為地下通道可能有更大的危險。

喆同學入園前, 我又把《幼稚園安全》放在顯眼的地方, 引導他主動選擇。 在去遊樂場或社區滑滑梯時, 隨時隨地告訴他公共場所玩樂的規矩, 現在入園將近兩周, 老師的回饋是他和小朋友比較友好。 讓我感動的是, 我們周日去上英語課, 有個比他大兩個月的小男生哭了, 他竟然懂得過去幫對方擦眼淚, 還擁抱了對方一下!

現在喆同學3歲出頭, 除了對於意外和災難自救還無法完全理解, 居家、交通、幼稚園安全已經做得不錯。 今天中午接他放學, 遇到一位小朋友走路踩著井蓋, 他直接過去, 對小朋友大聲說:“踩井蓋危險, 要繞著走或者跳過去。

Advertisiment
”之前我抱著他等紅綠燈, 別人闖紅燈, 他也會跟我說:“媽媽, 他們不對, 太危險了, 萬一被車碰到腦袋都破了……”

對孩子安全問題比較困惑的媽媽, 可以看一下繪本的一些內容!尤其是要入託、入園的寶寶, 安全意識方面的培養要更加注重。

幼兒安全常識之

《居家安全》

告訴孩子怎樣防止燙:這個在教孩子過程中, 我的做法是選擇一杯有點燙但不會燙傷孩子的水, 他要去摸時我沒阻止, 他就明白了燙是和疼聯繫在一起的。 然後再告訴他如何試試燙不燙的方法, 這個危險就規避了大部分了。

防止被反鎖:除了告訴孩子開鎖方法, 我還把家裡所有鑰匙都放在客廳的固定位置, 這樣孩子萬一鎖上門, 我們可以及時打開。

插座這個東西很危險:孩子能碰觸的地方,

Advertisiment
都要做好防護。

防止高空墜落:每當新聞出來高空悲劇, 都心驚膽顫。 上次帶孩子去兒童醫院, 就遇到一個4樓掉下來的寶貝在搶救。 如果家裡的窗戶能裝防護網就裝上吧。

這一頁的互動, 啟發孩子的安全思維哦!

幼兒安全常識之

《交通安全》

每個孩子都應該知道“紅燈停綠燈行”:大人一定自己先做到!大人一定自己先做到!大人一定自己先做到!重要的事說三遍。

儘量選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

綠燈也要“先左看再右看”:

過馬路要專心並拒絕打鬧:

乘地鐵一定和前面的人保持距離:

停車場是事故高發地帶:

幼兒安全常識之

《幼稚園安全》

乘校車安全教育很重要:

任何時候都不要使勁踢門, 也不要長時間站在門後面:

Advertisiment

有些東西聞起來香, 但一定不能吃:

滑梯規則:每個小盆友都要知道哦!


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誰接都不走:

幼兒安全常識之

《意外自救》

這個閆涵媽媽覺得適合3歲以上的小寶寶, 太小的話, 雖然聽得懂, 但做起來有些難度。

被電梯困住了怎麼辦:

電梯下墜時的安全姿勢:講真, 這個好多大人可能都不知道, 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在公共場所和家人走失的正確做法是:

不好, 小蟲子跑到鼻子裡啦:

喜歡游泳, 但討厭耳朵進水:

幼兒安全常識之

《災難自救》

以前有過報導, 說有個學校因為常給孩子們訓練災難自救, 當地震真的來臨, 他們學校幾乎零傷害。 雖然這些方法對於小寶寶來說比較難, 但早一點讓他們記住, 萬一有一天遇到意外,就可以從容應對了。

最有效的方式是預防:外出旅遊並不少,但到酒店就找應急出口的習慣並沒有養成,以後努力去做吧。

火災來時,應該怎麼辦:

地震是什麼:


地震來臨的應急方法:


因為篇幅有限,我只能和大家分享有限的一部分內容。

萬一有一天遇到意外,就可以從容應對了。

最有效的方式是預防:外出旅遊並不少,但到酒店就找應急出口的習慣並沒有養成,以後努力去做吧。

火災來時,應該怎麼辦:

地震是什麼:


地震來臨的應急方法:


因為篇幅有限,我只能和大家分享有限的一部分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