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家寶寶的每個早晨是怎麼開始的?

話說有一件事在過年期間我們都容易忽略, 就是寶寶的生活規律, 比如鞭炮吵醒寶寶, 早上全家人一起睡懶覺, 容易打亂寶寶的節奏。 良好生活規律對培養健康、有安全感的孩子有多重要, 想必寶媽們都知道。

建立寶寶生活規律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睡前程式”(bedtime routine), 這個名詞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 但今天我想聊聊“清晨儀式”, 或“起床程式”, 它和睡前程式一樣重要, 但常常被忽略, 如果你的寶寶還沒有系統的起床程式, 可以趁放假期間, 嘗試一下。

清晨程式是啥?

英語裡起床程式叫做morning routine, 顧名思義就是每天早上醒來後半小時左右,

Advertisiment
固定做的一些事情, 比如刷牙、上廁所、洗臉、吃早餐。

早晨是一天的開始, 有條理的愉快早晨能創造一整天的基調, 讓孩子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新的一天。 歷史上很多有成就的人, 都是不折不扣的“晨型人”(morning person), 非常重視管理自己寶貴的清晨, 比如下圖是本傑明·佛蘭克林的作息表:

當一個孩子從小適應了有規律的作息, 入學以後也會更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 大人在管理全家作息的時候也更輕鬆一些。 從嬰兒時期開始, 就可以嘗試給寶寶定制簡單的晨間程式了。 比如

1. 清晨要先讓陽光進來

清晨最重要的不是教寶寶學幾個詞, 識幾個數, 擁抱陽光是喜歡上早晨的第一步。

未滿月的新生兒對白天和黑夜還沒有太多概念,

Advertisiment
記得蘇寶剛出生, 她的美國兒醫就一直和我們強調, 儘早讓寶寶建立良好作息, 對娃的發育有好處, 能讓全家人都輕鬆不少。 蘇寶一歲前早上醒來第一件事都是要奶喝, 但我會先拉開她房間的窗簾, 讓光進來, 這樣寶寶的生物鐘也知道新的一天開始了。

2. 聽著音樂, 陪寶寶賴床五分鐘

大家都知道音樂啟蒙的重要性, 但總覺得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和寶寶一起聽音樂, 其實寶寶早上剛醒來的就是很好的機會。 我在蘇寶房間放了個小音箱, 每天早上和她依偎著賴床5分鐘, 聽1-2首樂曲, 給寶寶一些時間清醒的同時, 也通過肌膚接觸增進了親子感情。

我不太喜歡寶寶一醒來就把她抱起來, 然後軍訓一樣劈裡啪啦開始新的一天,

Advertisiment
很多寶寶醒來會發脾氣, 其實就是可能起來得太快了。 我更偏愛溫和起床法, 5分鐘不是什麼損失, 給寶寶一些時間享受醒來的過程, 懂得“慢”的重要, 才可能從容不迫享受“快”的基調。

3. 如果有空, 讀幾繪本

在以前公司, 有幾次我需要和同事一起趕早班飛機, 清晨六點多到公司碰頭, 總是能遇到老闆一個人在公司咖啡廳閱讀。 不看報表、不發郵件, 面前只有一本書。 老闆和其他很多成功人士一樣, 每天清晨雷打不動的習慣是讀書, 這個沃頓商學院畢業的學霸總裁, 聊起明治維新和羅馬帝國衰亡史, 一樣頭頭是道。

清晨通常是人類效率最高, 頭腦最清晰的時候, 也是親子閱讀的最佳時段之一。 蘇寶每天早上醒來後,

Advertisiment
是她和爸爸一起的閱讀時光。 其實蘇爸上班出門也很早, 但擠出15分鐘讀3-5本繪本的時間還是有的。 不要小看這15分鐘, 當它成為了孩子清晨的”儀式感“, 閱讀也會成為孩子一生的興趣。

入園後, 和孩子一起管理早晨的時間更重要了, 全家人要在短短一小時內洗漱完畢、吃好早餐出門上班/上學, 提高效率的方法都有哪些?

4. 提前一晚為第二天做準備

蘇寶參加的早教班和親子課一般是上午, 從上個月開始, 我們會和她睡前一起花五分鐘整理一下第二天去”學校“要帶的東西, 比如去圖書館時需要還的繪本、小零食、水壺。

蘇寶現在只有兩歲, 大部分時候還是我幫她整理書包, 但是她的參與度逐漸在增加。 我會請她自己決定零食要帶果泥還是手指餅乾,

Advertisiment
自己選一個喜歡的水壺, 會讓她決定明天打算穿紫色毛衣還是白色蓬蓬裙, 讓她有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識。

然後我們會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 第二天出門就不慌亂了。 這些準備都是愉快清晨的基礎, 不僅對學齡寶寶的習慣養成有用, 大孩子和成年人也可以從中受益。

5. 利用有趣的工具讓寶寶參與

話說小朋友的耐心有限, 如果清晨程式沒有什麼趣味性的話, 娃的新鮮勁過了可能就不想參與了。 國外的媽媽在這方面很會開腦洞, 通常會手工製作一些別出心裁的卡片, 把清晨的任務”視覺化“。 比如這種帶圖的清單, 每完成一個任務就把它勾掉:

我和蘇寶現在用的是這樣的卡片:

卡片上有雙面膠,每完成一個任務,我們就會把卡片合起來。剛開始用這個小工具的時候,蘇寶唯一感興趣的是把這些小”翅膀“打開又合上,現在她逐漸能明白卡片上圖案的意思了,也能把吃飯、刷牙這些任務和卡片上對應起來。這些工具手工做很簡單,能一直用到寶寶上小學後。

我們不能陪娃度過餘生,但是至少能陪他慢慢成為一個懂得自我管理的人。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在讀書和剛工作的時候,都沒有特地執行過”清晨程式“,經常是還有十分鐘要出門了還在糾結到底穿哪雙鞋、背哪個包,絕對的“非晨型人”。

直到有了孩子,才第一次真正研究了morning routine的重要性,也意識到孩子清晨的規律,和大人有很多互通的地方。執行”清晨程式“,在説明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同時,也督促自己提高了時間管理的能力,一舉兩得。

養娃真心不是一味付出的過程,養娃也是養自己,成長的娃也在帶動成長的家。你家寶寶的晨間程式是怎樣的呢?

卡片上有雙面膠,每完成一個任務,我們就會把卡片合起來。剛開始用這個小工具的時候,蘇寶唯一感興趣的是把這些小”翅膀“打開又合上,現在她逐漸能明白卡片上圖案的意思了,也能把吃飯、刷牙這些任務和卡片上對應起來。這些工具手工做很簡單,能一直用到寶寶上小學後。

我們不能陪娃度過餘生,但是至少能陪他慢慢成為一個懂得自我管理的人。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在讀書和剛工作的時候,都沒有特地執行過”清晨程式“,經常是還有十分鐘要出門了還在糾結到底穿哪雙鞋、背哪個包,絕對的“非晨型人”。

直到有了孩子,才第一次真正研究了morning routine的重要性,也意識到孩子清晨的規律,和大人有很多互通的地方。執行”清晨程式“,在説明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同時,也督促自己提高了時間管理的能力,一舉兩得。

養娃真心不是一味付出的過程,養娃也是養自己,成長的娃也在帶動成長的家。你家寶寶的晨間程式是怎樣的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