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對孩子說的愛,也許是傷害!

天天都在和孩子說話, 但是作為父母, 我們真的會和孩子說話麼?我們本著對孩子的愛, 說了多少傷害孩子的話呢?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和孩子溝通的問題。

因父母的一句話, 女孩尿褲子4年

有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女孩, 不聽話時家人就會用“再不乖讓員警叔叔來抓你”來嚇她。 有一天她在公園花壇旁邊尿尿了, 這時, 一個陌生男人過來惡狠狠地跟她說“隨地尿尿的過程已經被監控了”, 要女孩跟他走, 否則就報警讓員警來抓她。

由於女孩的爸爸及時發現了孩子不見了, 陌生男人沒有得逞帶走孩子。

Advertisiment
但從那之後, 她一直處於緊張中, 總是跟爸媽說“員警叔叔”會來抓她。 尿急了也不敢上廁所, 整天處於憋尿、尿失禁的狀態長達4年的時間。

一句話爸爸媽媽們經常會隨口用來恐嚇孩子的話, 對孩子竟然傷害這麼大, 小編不由的想到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對孩子說的話, 和“再不乖讓員警叔叔來抓你”有著同樣的殺傷力。 或許, 有的時候我們說的話就像一把刀, 一字一句的刻在孩子的心裡, 讓他傷痕累累, 而我們卻不自知!

你是否經常這樣對孩子?

1、你讓孩子覺得他什麼都不行, 沒人喜歡他

例如:“你怎麼這麼沒用”“這個都不會做, 你怎麼那麼笨啊”, 一直說他能力不行, 學習不行, 粗心大意, 連累別人……總之他做什麼不行。

2、你經常拿比他人的“行”刺激他

Advertisiment

例如:“看人家xx, 那麼聽話!”“你為什麼不能像xxx那樣懂事”的話天天掛嘴邊, 無情的打擊和摧毀著孩子的自信心, 還自認為在激勵他。

3、把自己當成家庭犧牲者, 讓孩子產生罪惡感

例如:“要不是為了你, 我早就…”“媽媽這麼辛苦, 你卻…”增加著孩子的罪惡感, 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

天天都在和孩子說話, 但是作為父母, 我們真的會和孩子說話麼?我們本著對孩子的愛, 說了多少傷害孩子的話呢?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和孩子溝通的問題。

4、以愛的名義赤裸裸的威脅孩子

例如:“你再xxxx, 媽媽就不愛你了”“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讓大灰狼把你抓走吧!”這些話讓孩子體驗著隨時隨地都會被剝奪愛的恐懼。

Advertisiment

5、你決定了孩子的一切, 沒有給他一點自由

例如:“我說不可以就不可以”“媽媽覺得這個比較好, 你選這個吧!”幫孩子做所有的決定, 讓孩子變成了沒有主見的人。

6、當眾出孩子的醜

例如:“他膽小、怕事, 出門都不敢叫人”, 當著外人的面批評他、罵他、說他的糗事, 讓他無地自容, 讓孩子產生自備的心理, 恐懼和人交流, 產生自慚形穢的年頭。

這些“殺手鐧”, 被經常用來對付孩子的, 雖然語言的傷害看不見, 但它好像是“內傷”一樣, 影響更加深遠。 不僅傷害了親子感情, 還打擊孩子的自尊、自信, 摧殘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影響著孩子未來人格的成長、智慧增長等。

這樣溝通, 更能讀懂孩子的心

1、給孩子“說”的機會

孩子說話慢、經常表達不清楚,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可別因為這樣就幫寶寶把話說了, 把一場本來輕鬆的溝通變成了說教。 如果孩子的年齡比較小, 無法準確的表達的時候, 要幫助孩子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天天都在和孩子說話, 但是作為父母, 我們真的會和孩子說話麼?我們本著對孩子的愛, 說了多少傷害孩子的話呢?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和孩子溝通的問題。

2、傾聽比說教更加重要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 用心聽他說, 比告訴他要怎麼做更重要, 有耐心、誠心地聽他說自己的感受。

3、有愛的肢體語言寶寶更喜歡

眼神的交流、輕輕地用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 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 這些小動作, 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抱一抱、親一親更是能增進感情。

Advertisiment

4、變“導演”為“觀眾”

尊重孩子的意見, 爸爸媽媽不是導演, 不要隨意下定論, 評判孩子的行為。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 可以用建議型的語氣“如果我是你, 我會這樣做……”, 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5、聊聊孩子感興趣的新鮮話題

新鮮話題會引起孩子的興趣, 例如:“猜猜看媽媽今天上班的路上遇見什麼?”“你知不知到為什麼小朋友最喜歡大恐龍”……這樣的話題往往比“今天你在幼兒吃什麼”更能吸引孩子。

小編總結: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 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對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所以小編建議, 當我們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 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語言、語調、語態, 我們要說給孩子聽的是我們對他的愛, 不要讓不恰當的言語, 把愛變成傷害。因為有愛,每句話更要好好說。

把愛變成傷害。因為有愛,每句話更要好好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