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對寶貝的身高發育知多少?

你是否知道, 寶寶將來的身材高矮和就業有關?你又是否瞭解, 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哪些?而在瞭解這些因素後, 媽媽怎麼做才能讓寶寶的身高發育符合標準呢?

每天, 只要翻開報紙、打開電視, 就會看到“小巨人”姚明的廣告鋪天蓋地襲來, 而美國NBA籃球賽也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開。 看著那些平均身高1.9米到2米的球員在籃球場上靈活地跑動、跳投、勾手進球、大力灌籃, 人們不禁詫異:這個世界什麼時候變成了“巨人”的世界。

人們仰慕那些身手矯捷的球員, 也羡慕他們的身高,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並不需要有那麼高的身材,

Advertisiment
但很多人認為身高體美, 也越來越關注身高。 事實上, 身高的確和我們大有關係。

身高影響未來發展

別看身高只是個人的一個標準, 其實它和未來的就業也會聯繫起來呢。

國家以往招考公務員, 都有一個身高標準, 如男性一定要達到1.68米, 女性一定要達到1.58米, 後來因為有人提出異議, 認為這項標準有歧視的成分, 所以才取消了這項招考標準。 你看, 一個人的身高還曾經和他是不是能成為公務員有關呢。

很多時候, 企業在招錄員工進來前, 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一定要有身高的要求, 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仍然會不自覺地將身高作為一個衡量標準。 也有調查顯示, 個頭高的人更容易獲得職場青睞, 找尋物件時也比較容易獲得異性的好感。

Advertisiment

影響身高的因素

既然很多人認為身高體美, 再加上個頭高有著這麼多好處, 那麼也難怪爸爸媽媽在迎接新生兒到來的那刻開始, 就會特別關心寶寶的身高發育情況。 以下我們就從影響身高發展的因素說起吧。

1、先天因素——遺傳

目前普遍認為, 身高和遺傳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因為身高的生長具有很大的穩定性。 一般來講, 個子高的父母生的孩子也是高個, 個子矮的父母生的孩子也是矮個。 在相同的社會經濟狀況下, 身高的遺傳度為0.75, 也就是說, 成年人的身高有75%是取決於遺傳的, 只有25%才取決於環境。

2、後天因素——寶寶長高的關鍵

營養、運動、睡眠、情緒和疾病等, 都是關係到寶寶能否長高的後天因素哦。

Advertisiment
媽媽只有在這幾方面都給予重視, 寶寶才能順利成長。

營養

營養在寶寶的長高中佔有重要一環。 現代優生學的研究證明:要孕育一個健康聰明的新生命, 應該從胚胎和胎兒抓起。 一個人最終的身高改變取決於生命中前20年的生活水準, 在媽媽子宮內的這段時間也包括在內。 因此, 營養是在胎兒期就要重視的。

寶寶出生後的餵養情況也關係到他日後的身體發育。 人的一生有3個生長發育期:1周歲內, 學齡前期(4~6歲), 青春期(13~18歲)。 這3個時期都是人體發育的猛增時期, 所以, 這些時期的營養情況是否良好將很有可能影響寶寶最終的身高哦。

運動

經常運動也能使寶寶長得更高。

寶寶如果經常進行室外活動,

Advertisiment
接觸陽光的時間較多, 會促進寶寶機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 有利於鈣的吸收, 促進身高發育。 同時, 日光、空氣和水將會促進血液迴圈, 加速新陳代謝, 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 配合充足的營養, 再加上活動的刺激, 寶寶的骨骼生長發育會非常旺盛。

睡眠

寶寶的睡眠得到保證也是他能長高的一大因素哦。

寶寶在睡眠中肢體放鬆, 大腦也非常鬆弛, 兩者均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 寶寶在睡著以後, 他的腦垂體的前葉能大量分泌出生長激素, 而且持續較長時間, 非常有助於寶寶的身高發育。 寶寶熟睡時分泌的生長激素量可達全天中分泌量的50%以上呢。 如睡眠不足, 寶寶體內的生長激素就可能受阻, 甚至有可能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Advertisiment

情緒

如果寶寶一直處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裡, 他的身心會非常愉悅;精神愉快有利於促進寶寶生長, 從而使寶寶身體的生長潛力得到最大發展。

而一個終日鬱鬱寡歡、生活在沉悶陰鬱環境裡的寶寶, 他將會因為情感得不到滿足和持續的焦慮情緒而影響生長。 專家認為, 得不到撫愛的寶寶, 由於精神壓抑, 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會比較少, 他們的平均身高可能低於同齡寶寶。

疾病

對寶寶的生長發育產生直接影響的是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 但影響程度取決於病變發生的部位、病程的長短及病情的嚴重程度。 寶貝驚嚇反應正常 媽咪別過於擔心寶寶洗澡好處多 正確沐浴很重要寶寶洗澡好處多 正確沐浴很重要對付寶寶夜醒 麻麻們可以做這樣做這5種錯誤 新爸新媽千萬別再犯了冬季皮膚濕疹怎麼辦 媽媽要知道新生兒乳痂多 溫柔清潔三方法別瞎摳寶寶的乳痂 後果很嚴重新生兒月子護理9要點餵養方式不同 BB如何預防吐奶新生兒過冬 室溫24℃左右為宜剛出生寶寶切忌捏臉蛋 新生兒五禁忌新生兒6種異常不用慌夏季新生兒護理的三准三不准新生兒鼻塞不一定是感冒 做這幾件事可緩解5原則4步驟 學會幫新生兒洗澡

一般急性疾病對生長的影響是暫時的,尤其是在身體營養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恢復。但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就會明顯阻礙寶寶的生長發育。長期性疾病如慢性☆禁☆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均可影響身高增長。此外,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都會使寶寶發生病理性矮小,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寶寶。

此外,人體學研究已經證明,秋季長重量,春季長身高。而從地區來看,熱帶發育較早,寒帶生長迅速。其他如合理的生活規律、清鮮空氣、沒有噪音和污染的環境等,也會有利於寶寶體格的發育。

在後天改變身高

先天的遺傳無法改變,但只要媽媽關注影響身高的後天因素,讓寶寶從媽媽懷孕初始時起就有增加身高的可能,寶寶仍然可以獲得身高的增長,當然也更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了哦。

1、從孕期就要重視營養

還在妊娠期時,媽媽就要特別注意飲食合理搭配、合理攝入營養,使胎兒在母體中就獲取良好、足夠的營養,為日後寶寶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准媽媽進食要遵循“不求量多,只求均衡”的原則。

寶寶出生後,媽媽最好能做到3~6個月的母乳哺育,在寶寶以後的各生長階段也要及時進行飲食調整,做到一個合理的膳食平衡,讓寶寶有充足、豐富的飲食來源。

在做到葷素搭配的同時,還要注意一種特殊營養素——DHA的攝取,它可是寶寶身體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哦。 要從食物中獲得DHA,可以選擇魚;DHA在魚的體內大量存在,深海魚類更是比淡水魚要富含此類物質,但為了減少汞的攝入,建議媽媽選用小體形的海魚。

有的寶寶食欲不好,營養自然吸收得也不夠,這裡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和爸媽的餵養習慣有關的,如果老是給寶寶吃零食,那麼到了正餐時間,寶寶又怎麼能吃得下呢;但要是爸媽生怕寶寶營養跟不上,每一餐都要喂很多,每次都要給寶寶多灌一些,時間一長,寶寶就會出現積食,胃口也會不好,也可能影響到營養吸收。

2、合適運動促進寶寶身高

不是有句話說的是“腿長的人身材高”嗎?有了高營養,還要加上合適的運動,才能讓寶寶將來長得秀美、挺拔。不同的運動對人身高的發育影響也是不同的,選擇一些合適的運動才可以讓寶寶的身材向著滿意的方向發展。

這些合適的運動應該屬於輕鬆活潑、自由伸展和開放性的項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杠等。而舉重、舉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負重、收縮或壓縮性的運動,一般而言是不適合寶寶長高的。

3、讓寶寶睡個好覺

在每個年齡段,寶寶的睡眠時間均不相同。充足的睡眠,特別是晚上的睡眠,是促進寶寶長高的重要因素。媽媽可不要讓寶寶錯過了生長激素分泌的“睡眠黃金期”哦。

一般初生寶寶一晝夜的睡眠時間為18~20小時,到6個月時就變為15~16小時,1歲時則為14~15小時,2~3歲為12~13小時,4~5歲為11~12小時。也有少數寶寶,在最初幾個月裡就格外清醒,如果看上去精神很好,媽媽也不必多慮。

科學家們發現,生長激素出現分泌高峰是在寶寶睡眠時——晚上10點以後,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希望寶寶長個子的媽媽,可以培養寶寶在晚上10點以前就寢的習慣,而且一般來說,5~6歲以前的寶寶白天補充睡眠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4、快樂長大身材高

如果寶寶經常處於受到批評、責備和爸媽爭吵的環境中,心情壓抑、情緒低落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寶寶長個子。相信嗎,有資料顯示,如果寶寶得不到母愛的話,他的身高也將明顯會比同齡寶寶要矮。精神愉快有利於促進寶寶生長,精神壓抑則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因此,爸媽應努力為寶寶營造一個平和的環境,讓寶寶愉快地成長。

5、身體健康也長個

寶寶的疾病會影響身高發育,所以媽媽首先要關注一些重大疾病。

其次,媽媽在平時也要注意季節的冷暖變化,別讓寶寶因為不適應氣候的變化而患上疾病。在寶寶玩耍後要及時幫他擦拭汗水,以免吹到寒風而受冷;冬天,寶寶的衣服不要太多,否則裹得像個粽子,既不能順暢活動,也使寶寶抵禦寒冷的能力大大下降。

寶寶有時會因為媽媽餵養不當而患上過敏,如,媽媽過早給寶寶吃海鮮等食物或在寶寶1周歲內就餵食蛋白等,媽媽應該注意飲食方面帶給寶寶的影響,否則一旦患上過敏,小小年紀就頻繁上醫院,將給寶寶的一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

寶寶長大後身高推測的公式

有些國外學者針對寶寶身高提出預測公式,可供爸媽試算。但公式結果僅能作參考,爸媽還是得多注意寶寶的營養與運動,才能讓寶寶快快長高。

A.利用寶寶的年齡與身高等進行預測

英國學者泰納等根據長期追蹤觀察資料發現,寶寶各年齡時的身高與成年身高之間有關,根據這個原理他設計了以下公式:

男寶寶成年身高(cm)=1.27×H3+54.9

女寶寶成年身高(cm)=1.29×H3+42.3

(公式中的H3為寶寶3歲時身高實測值)

B:學者威克則認為,大多數寶寶2歲時的身高與成年身高之間有著最高的相關聯度,所以他提出來的公式是這樣的:

男寶寶成年身高(cm)=(0.545*H2)+(0.544*A)+37.69

女寶寶成年身高(cm)=(0.545*H2)+(0.544*A)+25.63

[公式中的H2為寶寶2歲時身高實測值,A則等於(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

一般急性疾病對生長的影響是暫時的,尤其是在身體營養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很快恢復。但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就會明顯阻礙寶寶的生長發育。長期性疾病如慢性☆禁☆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均可影響身高增長。此外,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都會使寶寶發生病理性矮小,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寶寶。

此外,人體學研究已經證明,秋季長重量,春季長身高。而從地區來看,熱帶發育較早,寒帶生長迅速。其他如合理的生活規律、清鮮空氣、沒有噪音和污染的環境等,也會有利於寶寶體格的發育。

在後天改變身高

先天的遺傳無法改變,但只要媽媽關注影響身高的後天因素,讓寶寶從媽媽懷孕初始時起就有增加身高的可能,寶寶仍然可以獲得身高的增長,當然也更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了哦。

1、從孕期就要重視營養

還在妊娠期時,媽媽就要特別注意飲食合理搭配、合理攝入營養,使胎兒在母體中就獲取良好、足夠的營養,為日後寶寶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准媽媽進食要遵循“不求量多,只求均衡”的原則。

寶寶出生後,媽媽最好能做到3~6個月的母乳哺育,在寶寶以後的各生長階段也要及時進行飲食調整,做到一個合理的膳食平衡,讓寶寶有充足、豐富的飲食來源。

在做到葷素搭配的同時,還要注意一種特殊營養素——DHA的攝取,它可是寶寶身體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哦。 要從食物中獲得DHA,可以選擇魚;DHA在魚的體內大量存在,深海魚類更是比淡水魚要富含此類物質,但為了減少汞的攝入,建議媽媽選用小體形的海魚。

有的寶寶食欲不好,營養自然吸收得也不夠,這裡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和爸媽的餵養習慣有關的,如果老是給寶寶吃零食,那麼到了正餐時間,寶寶又怎麼能吃得下呢;但要是爸媽生怕寶寶營養跟不上,每一餐都要喂很多,每次都要給寶寶多灌一些,時間一長,寶寶就會出現積食,胃口也會不好,也可能影響到營養吸收。

2、合適運動促進寶寶身高

不是有句話說的是“腿長的人身材高”嗎?有了高營養,還要加上合適的運動,才能讓寶寶將來長得秀美、挺拔。不同的運動對人身高的發育影響也是不同的,選擇一些合適的運動才可以讓寶寶的身材向著滿意的方向發展。

這些合適的運動應該屬於輕鬆活潑、自由伸展和開放性的項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杠等。而舉重、舉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負重、收縮或壓縮性的運動,一般而言是不適合寶寶長高的。

3、讓寶寶睡個好覺

在每個年齡段,寶寶的睡眠時間均不相同。充足的睡眠,特別是晚上的睡眠,是促進寶寶長高的重要因素。媽媽可不要讓寶寶錯過了生長激素分泌的“睡眠黃金期”哦。

一般初生寶寶一晝夜的睡眠時間為18~20小時,到6個月時就變為15~16小時,1歲時則為14~15小時,2~3歲為12~13小時,4~5歲為11~12小時。也有少數寶寶,在最初幾個月裡就格外清醒,如果看上去精神很好,媽媽也不必多慮。

科學家們發現,生長激素出現分泌高峰是在寶寶睡眠時——晚上10點以後,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希望寶寶長個子的媽媽,可以培養寶寶在晚上10點以前就寢的習慣,而且一般來說,5~6歲以前的寶寶白天補充睡眠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4、快樂長大身材高

如果寶寶經常處於受到批評、責備和爸媽爭吵的環境中,心情壓抑、情緒低落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寶寶長個子。相信嗎,有資料顯示,如果寶寶得不到母愛的話,他的身高也將明顯會比同齡寶寶要矮。精神愉快有利於促進寶寶生長,精神壓抑則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因此,爸媽應努力為寶寶營造一個平和的環境,讓寶寶愉快地成長。

5、身體健康也長個

寶寶的疾病會影響身高發育,所以媽媽首先要關注一些重大疾病。

其次,媽媽在平時也要注意季節的冷暖變化,別讓寶寶因為不適應氣候的變化而患上疾病。在寶寶玩耍後要及時幫他擦拭汗水,以免吹到寒風而受冷;冬天,寶寶的衣服不要太多,否則裹得像個粽子,既不能順暢活動,也使寶寶抵禦寒冷的能力大大下降。

寶寶有時會因為媽媽餵養不當而患上過敏,如,媽媽過早給寶寶吃海鮮等食物或在寶寶1周歲內就餵食蛋白等,媽媽應該注意飲食方面帶給寶寶的影響,否則一旦患上過敏,小小年紀就頻繁上醫院,將給寶寶的一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痛苦。

寶寶長大後身高推測的公式

有些國外學者針對寶寶身高提出預測公式,可供爸媽試算。但公式結果僅能作參考,爸媽還是得多注意寶寶的營養與運動,才能讓寶寶快快長高。

A.利用寶寶的年齡與身高等進行預測

英國學者泰納等根據長期追蹤觀察資料發現,寶寶各年齡時的身高與成年身高之間有關,根據這個原理他設計了以下公式:

男寶寶成年身高(cm)=1.27×H3+54.9

女寶寶成年身高(cm)=1.29×H3+42.3

(公式中的H3為寶寶3歲時身高實測值)

B:學者威克則認為,大多數寶寶2歲時的身高與成年身高之間有著最高的相關聯度,所以他提出來的公式是這樣的:

男寶寶成年身高(cm)=(0.545*H2)+(0.544*A)+37.69

女寶寶成年身高(cm)=(0.545*H2)+(0.544*A)+25.63

[公式中的H2為寶寶2歲時身高實測值,A則等於(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