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早上, 我兒子張小又一個人玩過家家, 他把家裡藍色的方形折疊餐桌當作大海, 在上邊搭了幾塊積木做輪船, 說是輪船在海上航行, 還特地拉我過來看, 我誇他很有創意。
吃午飯的時候, 我忘了他的“大海和輪船”的設定, 隨手拿走了那幾塊積木, 放上了碗筷。
沒想到小朋友“哇”地號啕大哭起來, 他說不許在他的“大海上”吃飯, 因為輪船就沒法航行了。 我忙向他道歉, 在我的幫助下, 小朋友的輪船終於再次“啟航”, 他卻依然在抽泣, 一副很委屈的樣子。
當時姥姥姥爺在場, 他們一見孩子哭都急了, 於是開始哄他:“別哭啦,
Advertisiment
姥姥姥爺你一言我一語, 恨不得孩子馬上破啼為笑, 我卻示意他們不用管, 讓孩子痛痛快快哭上一會兒。
哭, 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發洩。 傷心會哭, 委屈會哭, 認識到自我的局限性也會哭, 小一點兒的寶寶困了、餓了甚至天熱難受也會哭, 對他們來說, 哭更是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 可惜的是, 很多家長沒意識到這點兒, 不管孩子哭的原因是什麼, 只要孩子一哭, 就感覺有義務讓他們止住哭聲, 否則就是失職。
其實有時候, 寶寶哭泣, 是一種心理需求, 尤其幼兒在接受“自己是有限的”這一現實時, 哭可以緩解情緒壓力和緊張, 不但沒必要制止甚至不應當打擾。
Advertisiment
我記得有一次, 張小又同學往空奶粉桶裡塞玩具玩, 他先是塞了個小豬, 因為小豬比較小, 他成功了, 後來他又拿起一個比奶粉桶大很多的毛絨兔子, 結果無論他怎麼用力, 兔子都塞不進去, 於是張小又同學急了。
“媽媽, 為啥塞不進去?”他帶著哭腔問我。
我認真地解答了這個明擺著的事實, 因為兔子比奶粉桶大, 所以塞不進去。
可他還是哭哭鬧鬧硬要塞進去, 我覺得他應當明白了這個道理, 之所以會這樣, 是因為他無法接受這麼“殘忍”的事實, 他能將小豬塞進去, 而毛絨兔子卻不能?
我就蹲在一旁, 看他失敗、沮喪、大哭, 試圖幫他擦一擦眼淚,
Advertisiment
我知道該我出場了, 於是我問要不要不抱抱, 他便撲到我懷裡續繼哭。
大概哭了十多分鐘, 他停止了哭泣, 也不要求塞兔子了, 而是說要去玩別的遊戲。
等他平復後, 我特意問他為什麼要哭。
他是這麼回答我的:“就是想哭, 難受。 ”
繼續問他, 現在還難受嗎, 他回答不難受了。
我知道他的情緒已經得到徹底的釋放。
我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淡定的, 認識到這一點兒, 我也經歷了一些過程。
在讀《少有人走的路中》時, 我發現有這麼一段描寫:兩三歲的孩子, 往往是家裡的小皇帝, 事不順心, 就會大發雷霆, 甚至鬧得天翻地覆。 到了三歲, 孩子態度有所收斂, 對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Advertisiment
這個過程, 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其實殘忍的過程, 所以他們會通過哭泣發洩自己的不滿。 我回憶他成長經歷中的一些“認識自己局限”的過程, 的確帶著委屈與難過。
有一次, 兒子要壘積木, 非要把小積木放在大積木下邊, 任誰都知道, 小的放在下邊很容易倒塌。 於是我在一旁“聰明”地提醒他:“小的放下邊會不穩, 應當把大的放下邊, 否則很容易倒塌。 ”話音剛落, 他搭的積木就倒了。
他有點沮喪, 同時說話的語氣裡開始焦慮, 然而他並沒放棄, 還要再搭一次, 結果再次倒塌, 這時他已經開始哭了, 但還是要再次壘積木。
一般家長會覺得這孩子太倔,
Advertisiment
後來我才理解, 這對孩子來說, 是個形成正確認識的過程, 是非常寶貴的。 這個過程中, 孩子可能是這麼想的, 為什麼我做不到, 我難道不是全能的嗎, 不行, 我要再試試, 還是不行, 天啊, 我真的不是全能的。
孩子的哭泣, 其實也是一種面臨自身局限的自然表現, 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 無法淡然處之, 好像孩子大哭不止, 就是自己不合格不稱職。 其實, 這才是檢驗你是否有足夠的知識與耐心, 一起與孩子面對成長中的挫折。 你並不需要做太多, 只需要溫柔地陪在他的身邊, 面對他的哭泣, 不要焦慮, 而是淡定地讓他發洩, 你等他靜靜哭完就好。
轉移孩子注意力, 或者粗暴地制止孩子的哭泣, 都不是聰明的做法。這樣他都不再有機會細化自己的情緒,永遠無法形成面對“挫折”時的正確情緒。
都不是聰明的做法。這樣他都不再有機會細化自己的情緒,永遠無法形成面對“挫折”時的正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