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想知道的那些關於胎盤的秘密都在這!

胎盤, 是母體與胎兒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 是胚胎與母體組織的結合體, 是寶寶的生命之源。 它附屬在子宮上, 獲取營養和氧氣, 再供給體內的寶寶。 如果它發生異常或老化, 直接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

胎盤的位置

前壁胎盤

正常妊娠時胎盤附著於子宮體的前壁, 後壁, 或側壁。 如果胎盤部分或全部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上則稱為前置胎盤。 所以說前壁胎盤是胎盤附著子宮的正常位置, 各位前壁胎盤的孕媽不要擔心。

胎盤後壁

女性子宮腔分為前壁、後壁、底部、下段。

Advertisiment
胎盤後壁說明胎盤附著的位置在子宮的後壁。 離子宮下端遠些。 胎盤位於子宮後壁屬於胎盤正常附著位置, 孕媽不必擔心。 胎盤無論位於子宮前壁還是後壁, 只要不是前置胎盤或者低置胎盤, 就對寶寶沒有影響。

前置胎盤

胎盤的正常附著處在子宮體部的後壁、前壁或側壁。 如果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處, 位置低於胎兒的先露部, 稱為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妊娠期的嚴重併發症。 多見於經產婦, 尤其是多產婦。

臨床上將前置胎盤分為三個類型:

1、完全性前置胎盤或稱中央性前置胎盤, 宮頸內口全部為胎盤組織所覆蓋。

2、部分性前置胎盤, 宮頸內口部分為胎盤組織所覆蓋。

Advertisiment

3、邊緣性前置胎盤, 胎盤邊緣附著于子宮下段, 不超越宮頸內口。

胎盤低置

低置胎盤是前置胎盤的一種, 前置胎盤分為完全性前置胎盤、部分性前置胎盤和低置胎盤三種。 完全性前置胎盤就是胎盤組織將子宮頸內口完全覆蓋;部分性前置胎盤則只有部分胎盤組織覆蓋了子宮頸口。 相比較而言, 低置胎盤在三種前置胎盤類型中還是屬於性質比較輕的一種, 但孕媽咪還是不可輕忽。

那麼胎盤低置的原因是什麼呢?通常, 受孕媽咪如果是屬於高齡一族(35歲以上)的話, 再加上合併有子宮畸形、肌瘤、疤痕等, 發生胎盤前置的機會就會增多。 另外, 如多產、以往有過前置胎盤史的孕媽咪, 發生此類情況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Advertisiment
當孕媽咪屬於所說的其中一種情況時, 可就要多加留意, 要及時預防胎盤低置的發生。

胎盤成熟度

胎盤會隨著孕期的進行而逐漸成熟, 成熟到一定程度時功能就會減退, 就象老化一樣, 無法正常給胎兒提供營養和氧氣, 而胎盤成熟度分級就是用來衡量胎盤成熟程度的一項標準, 通常分為4個級別, 分別如下:

0級:標誌胎盤還沒成熟;

1級:標誌胎盤基本成熟;

2級:標誌胎盤已經成熟;

3級:標誌胎盤已衰老, 由於鈣化和纖維素沉著, 使胎盤輸送氧氣及營養物質的能力降低, 胎兒隨時有危險。

每個人胎盤成熟情況都不同:妊娠中期(12―28周)―胎盤0級;妊娠晚期(30―32周)―胎盤1級;36周以後―胎盤2級(比較成熟)。 如果37周以前發現胎盤3級並結合雙頂徑的值及對胎兒體重估計在2500克者應考慮胎盤早熟,

Advertisiment
警惕發生胎兒宮內生長發育遲緩的可能。 38周胎盤進入3級, 標誌胎盤成熟。

胎盤成熟度1級

胎盤功能分3級, 1級是最好的, 可以很好的給寶寶提供營養, 2級胎盤開始老化, 不過不會影響胎兒吸收, 3級胎盤表示寶寶即將分娩。

一般在孕30周―32周胎盤成熟度1級。

懷孕初期, 在臨床上最擔心的是胎盤的功能會隨著過期的時間而老化, 也就是說超過的時間愈久, 胎盤老化的可能性愈大。 胎盤如果老化, 提供給胎兒的養分和氧氣便會不夠, 可能造成胎兒缺氧。 胎兒若缺氧, 則容易在子宮內死亡, 或者出生以後發生腦部病變。

胎盤成熟度2級

一般來說, 孕36周以後胎盤成熟度2級, 標誌著胎盤已經開始成熟。

Advertisiment
但是胎盤是可以提前成熟的, 如果37周以前發現胎盤3級並結合雙頂徑的值及對胎兒體重估計在2500克者應考慮胎盤早熟, 警惕發生胎兒宮內生長發育遲緩的可能。

胎盤不是越成熟越好的, 根據孕婦所在的孕期有相應的胎盤成熟度就好, 因為胎盤是供應胎寶寶營養的關鍵。 過早成熟的胎盤意味著胎盤老化得快, 容易導致胎寶寶供氧不足, 甚至會導致胎寶寶的生長發育遲緩。 到了懷孕晚期, 胎盤基本趨於成熟。

胎盤成熟度3級

胎盤0―1級表示胎盤功能良好, 1―2級表示胎盤功能正常, 但稍有下降, 3級表示胎盤功能下降, 影響正常輸送。 38周胎盤進入3級, 標誌胎盤成熟。

妊娠晚期, 胎盤的功能是隨著胎兒的成熟而有所下降的。 胎盤老化,說明胎盤的功能明顯降低,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如果胎兒發育成熟,要提前分娩。

所謂胎盤老化是指胎盤的作用低落、減退,其結果是造成胎兒缺氧、營養不良、發育遲緩以及胎兒窘迫,甚至死胎、死產、新生兒窒息等,其遠期後果是造成胎兒腦細胞壞死、發育不良,最終釀成弱智兒。

胎盤老化實際上不是一個很科學的問題,因為胎盤和孩子一樣,有一個發生、成長、發育、成熟這樣的過程,到了三級很多人認為老化了,其實從35周以後三級只保證它的成熟,並不是說它的老化,胎盤功能的好壞根據很多的檢查,比如說羊水的多少,另外胎心的監護怎麼樣,一些生化的檢測,也能知道胎盤功能是不是好。

胎盤成熟度幾級能分娩?

一般胎盤成熟度在1級或2級就可以順利進行自然分娩。胎盤成熟度1級表示胎盤已基本成熟,2級表示胎盤已經成熟,此時進行分娩的話是正常的。但如果胎盤成熟度已經3級了,則說明胎盤開始老化,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危險,此時孕婦應聽從醫生指導,採取適當的措施。

胎盤早剝

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胎盤早剝的發病率在國外為1%~2%,在國內為0.46%~2.1%。胎盤早剝屬於妊娠晚期嚴重併發症,起病急、發展快,若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治療原則為早期識別、糾正休克,及時終止妊娠及防治併發症。

胎盤早剝的症狀,根據病情可將胎盤早剝分為3度

Ⅰ度:以外出血為主,多見於分娩期,胎盤剝離面積小,常無腹痛或腹痛輕微,貧血體征不明顯。腹部檢查見子宮軟,大小與妊娠周數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產後檢查見胎盤母體面有凝血塊及壓跡即可診斷。

Ⅱ度:胎盤剝離面1/3左右,常有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的程度與胎盤後積血多少成正比。無陰☆禁☆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貧血程度與陰☆禁☆道流血量不相符。腹部檢查見子宮大於妊娠周數,宮底歲胎盤後血腫增大而升高。胎盤附著處壓痛明顯,宮縮有間歇,胎位可捫及,胎兒存活。

Ⅲ度:胎盤剝離面超過胎盤面積1/2,臨床表現較Ⅱ度加重。可出現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脈搏細緻、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且休克程度大多與母血丟失成比例。腹部檢查見子宮硬如板狀,宮縮間歇時不能鬆弛,胎位捫不清,胎心消失。如無凝血功能障礙屬Ⅲa,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屬Ⅲb。

胎盤早剝的檢查:B超檢查

可協助瞭解胎盤的部位及胎盤早剝的類型,並可明確胎兒大小及存活情況。典型聲像圖顯示胎盤與子宮壁之間出現邊緣不清楚的液性低回聲區即為胎盤後血腫,胎盤異常增厚或胎盤邊緣“圓形”裂開。同時可排除前置胎盤。需要注意的是,B型超聲檢查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胎盤早剝,尤其是子宮後壁的胎盤。

胎盤早剝的併發症

1、胎兒宮內死亡

如胎盤早剝面積大、出血多,胎兒可因缺血缺氧而死亡。

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胎盤早剝是妊娠期發生凝血功能障礙最常見的原因,約1/3伴有死胎患者可發生。臨床表現為皮膚、黏膜及注射部位出血,陰☆禁☆道出血不凝或凝血塊較軟,甚至發生血尿、咯血和嘔血。一旦發生DIC,病死率較高,應積極預防。

3、產後出血

發生子宮胎盤卒中時,子宮肌層收縮受影響致產後出血,經治療多可好轉。若併發DIC,產後出血難以糾正,引起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腦垂體及腎上腺皮質壞死,導致希恩綜合徵發生。

4、急性腎衰竭

大量出血使腎臟灌注嚴重受損,導致腎皮質或腎小管缺血壞死,出現急性腎衰竭。胎盤早剝多伴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慢性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等,腎血管痙攣也影響腎血流量。

5、羊水栓塞

胎盤早剝時羊水可經剝離面開放的子宮血管,進入母血循環,羊水中的有形成分栓塞肺血管,引起肺動脈高壓。

胎盤早剝的預防

1、定期產檢:妊娠期有高血壓疾病、慢性高血壓、腎臟疾病的孕婦,需加強妊娠期管理,定期產檢,若有異常症狀出現需及早就醫。

2、適當運動: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婦應做適量的運動,避免長時間仰臥,還要注意避免腹部外傷。

3、醫護處理:若孕婦需行人工破膜,應在宮縮間歇期進行;羊膜腔穿刺應在B型超聲引導下進行,以免誤穿胎盤等。

胎盤老化,說明胎盤的功能明顯降低,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如果胎兒發育成熟,要提前分娩。

所謂胎盤老化是指胎盤的作用低落、減退,其結果是造成胎兒缺氧、營養不良、發育遲緩以及胎兒窘迫,甚至死胎、死產、新生兒窒息等,其遠期後果是造成胎兒腦細胞壞死、發育不良,最終釀成弱智兒。

胎盤老化實際上不是一個很科學的問題,因為胎盤和孩子一樣,有一個發生、成長、發育、成熟這樣的過程,到了三級很多人認為老化了,其實從35周以後三級只保證它的成熟,並不是說它的老化,胎盤功能的好壞根據很多的檢查,比如說羊水的多少,另外胎心的監護怎麼樣,一些生化的檢測,也能知道胎盤功能是不是好。

胎盤成熟度幾級能分娩?

一般胎盤成熟度在1級或2級就可以順利進行自然分娩。胎盤成熟度1級表示胎盤已基本成熟,2級表示胎盤已經成熟,此時進行分娩的話是正常的。但如果胎盤成熟度已經3級了,則說明胎盤開始老化,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危險,此時孕婦應聽從醫生指導,採取適當的措施。

胎盤早剝

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胎盤早剝的發病率在國外為1%~2%,在國內為0.46%~2.1%。胎盤早剝屬於妊娠晚期嚴重併發症,起病急、發展快,若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治療原則為早期識別、糾正休克,及時終止妊娠及防治併發症。

胎盤早剝的症狀,根據病情可將胎盤早剝分為3度

Ⅰ度:以外出血為主,多見於分娩期,胎盤剝離面積小,常無腹痛或腹痛輕微,貧血體征不明顯。腹部檢查見子宮軟,大小與妊娠周數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產後檢查見胎盤母體面有凝血塊及壓跡即可診斷。

Ⅱ度:胎盤剝離面1/3左右,常有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的程度與胎盤後積血多少成正比。無陰☆禁☆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貧血程度與陰☆禁☆道流血量不相符。腹部檢查見子宮大於妊娠周數,宮底歲胎盤後血腫增大而升高。胎盤附著處壓痛明顯,宮縮有間歇,胎位可捫及,胎兒存活。

Ⅲ度:胎盤剝離面超過胎盤面積1/2,臨床表現較Ⅱ度加重。可出現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脈搏細緻、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且休克程度大多與母血丟失成比例。腹部檢查見子宮硬如板狀,宮縮間歇時不能鬆弛,胎位捫不清,胎心消失。如無凝血功能障礙屬Ⅲa,有凝血功能障礙者屬Ⅲb。

胎盤早剝的檢查:B超檢查

可協助瞭解胎盤的部位及胎盤早剝的類型,並可明確胎兒大小及存活情況。典型聲像圖顯示胎盤與子宮壁之間出現邊緣不清楚的液性低回聲區即為胎盤後血腫,胎盤異常增厚或胎盤邊緣“圓形”裂開。同時可排除前置胎盤。需要注意的是,B型超聲檢查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胎盤早剝,尤其是子宮後壁的胎盤。

胎盤早剝的併發症

1、胎兒宮內死亡

如胎盤早剝面積大、出血多,胎兒可因缺血缺氧而死亡。

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胎盤早剝是妊娠期發生凝血功能障礙最常見的原因,約1/3伴有死胎患者可發生。臨床表現為皮膚、黏膜及注射部位出血,陰☆禁☆道出血不凝或凝血塊較軟,甚至發生血尿、咯血和嘔血。一旦發生DIC,病死率較高,應積極預防。

3、產後出血

發生子宮胎盤卒中時,子宮肌層收縮受影響致產後出血,經治療多可好轉。若併發DIC,產後出血難以糾正,引起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腦垂體及腎上腺皮質壞死,導致希恩綜合徵發生。

4、急性腎衰竭

大量出血使腎臟灌注嚴重受損,導致腎皮質或腎小管缺血壞死,出現急性腎衰竭。胎盤早剝多伴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慢性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等,腎血管痙攣也影響腎血流量。

5、羊水栓塞

胎盤早剝時羊水可經剝離面開放的子宮血管,進入母血循環,羊水中的有形成分栓塞肺血管,引起肺動脈高壓。

胎盤早剝的預防

1、定期產檢:妊娠期有高血壓疾病、慢性高血壓、腎臟疾病的孕婦,需加強妊娠期管理,定期產檢,若有異常症狀出現需及早就醫。

2、適當運動: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婦應做適量的運動,避免長時間仰臥,還要注意避免腹部外傷。

3、醫護處理:若孕婦需行人工破膜,應在宮縮間歇期進行;羊膜腔穿刺應在B型超聲引導下進行,以免誤穿胎盤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