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才一孕傻三年!

一孕傻三年聽說這是真的, 還有科學依據可查, 大麼到底是什麼證實了一孕傻三年呢?科學到底科不科學呢?

最近, 社交媒體上熱傳“一孕傻三年的科學證據找到了”, 給出的證據是一篇新發表的論文, 說懷孕能造成大腦灰質體積的長期性縮小, 灰質都縮小了, 人可不就傻了嘛!准媽媽新媽媽們紛紛為逝去的智商哀歎連連。 真相呢?論文倒是真的, 灰質體積減少也是論文的結論, 但大腦的運作方式並沒有這麼簡單。 一句話:縮小的灰質不僅並沒有讓媽媽們變傻, 反而賦予了她們更強大的能力!大腦變了,
Advertisiment
但人沒有傻這項引起眾多關注的研究來源於最近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論文。 論文作者是來自荷蘭和西班牙的一個研究團隊, 他們在西班牙招募了一批有初次懷孕意向的志願者, 花了5年多的時間追蹤研究, 在她們懷孕前後分別進行了磁共振掃描。 研究者們的確發現, 懷孕的志願者出現了部分腦區灰質體積縮小的現象, 縮小相當明顯, 僅憑掃描圖像就可以判斷志願者是否懷孕。 而且這種現象與懷孕方式無關——無論是自然受孕還是接受生育治療後懷孕, 大腦都出現了相似的結構變化。 作為對照組, 另外一批沒有懷過孕的志願者及有孩子或沒孩子的男性也參與了實驗, 兩次掃描結果表明他們的大腦結構沒有發生類似的改變。
Advertisiment
灰質體積變小, 是不是就意味著“變傻”呢?研究者在志願者懷孕前後對她們進行了行為測試, 她們的成績沒有顯著變化, 言語記憶、工作記憶都未受影響, 也就是說, 研究者未發現認知能力減弱的跡象, “一孕傻三年存在科學依據”的說法自然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 正如研究者在論文中指出的那樣, 人類的大腦在另外一個階段也會出現大規模灰質體積減小的現象, 同時伴隨著一系列認知能力的成熟。 而這一階段就是正常人都會經歷的青春期。 變化, 是為了更好地做媽媽

那麼, 大腦結構變化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研究者對灰質縮小區域所屬的腦區進行了分析,
Advertisiment
發現這些腦區主要分佈在大腦的前部、後部中線附近以及兩側顳葉。 而這些腦區恰恰與人類的社會認知能力密切相關。 根據研究者的分析, 志願者的大腦灰質體積減小能夠很好地預測志願者媽媽們在產後與寶寶的親密程度, 灰質體積減少越明顯, 媽媽與寶寶也越親密。 在分娩之後進行的一項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實驗還發現, 和看到陌生嬰兒的照片相比, 自家寶寶的照片能顯著更強地啟動媽媽大腦中的多個腦區, 而其中有若干個腦區正位於灰質體積減小的區域, 預示著這些腦區在母嬰關係中有著獨特的功能。 研究者推測, 在懷孕期間, 女性的大腦發生了進一步的功能特化, 社會認知能力得以提升,
Advertisiment
使得她們能更好地理解寶寶的需求, 與寶寶“心意相通”, 對可能存在的危險也會變得更加敏感。 而這些, 都為良好的母嬰關係建立打下了基礎。

過去一些行為學實驗也為此提供了證據, 表明懷孕期間的女性對包含社會資訊的刺激(譬如情緒和面孔)的加工能力更強。 因此, 與其說一孕傻三年, 不如說懷孕讓媽媽們的大腦變得更加強大。 目前, 研究者已經對一些未再次懷孕的志願者進行了分娩2年後的再次檢查, 並發現除去部分海馬區域的灰質體積有所恢復, 其他腦區的灰質體積減小現象依舊存在。 在今後的研究當中, 他們希望能夠進一步考察孕期激素活動以及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尋找大腦結構變化的確切原因。
Advertisiment
對於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艾爾斯琳·赫克澤馬(Elseline Hoekzema)來說, 這項研究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分析這個研究的資料時, 她第一次懷孕;而今, 她正懷著第二個寶寶, 並在第二次懷孕前掃描了自己的大腦。 懷孕期間在頂級刊物發表了漂亮的文章, 恐怕也再次有力地回擊了“一孕傻三年”這個站不住腳的說法所謂的一孕傻三年並沒有真正的一句可以證實, 所以還是不要太過相信的好, 准媽媽新媽媽智商還是線上的呦。
相關用戶問答